华龙网4小时前
近期,一则“亲妈卖掉两个亲生儿,用于打赏主播”的新闻引发公众的关注。
据央视《社会与法》栏目报道,1999年出生的黄某某只有小学文化程度,几年前从广西老家来到福州后,没有固定职业,靠打零工谋生,意外怀孕之后,甚至弄不清孩子的爸爸是谁,接连2次生下2名男婴,又2次卖掉了亲生骨肉。
2022年4月,黄某某因涉嫌诈骗被警方抓获。警方在调取黄某某手机通信记录过程中,意外发现黄某某有卖小孩的聊天信息,从而侦破其卖掉亲生子的案件。
据黄某某供述,2020年10月,20岁出头的她在福州市某医院生下第一个孩子。由于不知婴儿生父,加之没有稳定收入,适逢有人介绍,黄某某在住院期间,一度主动联系“中介”,打算以3.5万元的价格卖掉孩子;出院后,经过一番讨价还价,黄某某最后以4.5万元将孩子卖给房东亲戚。第二个孩子则被她以3.8万元的价格卖给了中介,后者转手获利10.3万元。
2022年4月,警方将两个孩子解救出来,送到当地民政部门。据福建省福州市晋安区民政局工作人员介绍,见到第二个孩子“谷雨”(工作人员临时起的名字)时,该孩子还不满5个月。
据办案检察官介绍,黄某某卖孩子获得的钱款,全部挥霍掉,用于买衣服、打赏游戏主播等等。
2024年7月,福州市晋安区人民法院作出判决:黄某某犯诈骗罪、拐卖儿童罪,数罪并罚,合计执行有期徒刑五年二个月(其中拐卖儿童罪的量刑为四年五个月),并处罚金。同时,李某、魏某因收买被拐卖儿童,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9个月,缓刑一年及有期徒刑7个月。
涉事人民检察院工作人员指出,由于黄某某已经损害到孩子的人身权利,检察院启动了撤销监护权之诉,“就是说,她已经不具备有做母亲的资格,不仅是事实上的资格,还有法律上的资格。”福建省福州市晋安区人民检察院检委会专职委员刘娟说。
但是,撤销了黄某某的监护权,又该由谁来担任两个孩子的监护人?对此,公安机关曾通过多种方式排查,却始终无法锁定两个孩子的生父;此后,公安机关又到黄某某的户籍所在地,找到了黄某某的父亲,即两名男孩的外公,但由于外公已80多岁且体弱多病,不具备监护能力;经查询,其他亲属也不具备监护能力。最终,在黄某某被依法撤销监护权后,由民政部门担任两位孩子的监护人。
两个被贩卖的儿童被警方解救后,就送到了当地民政部门。其中,“谷雨”被送往当地的儿童福利院,在医院体检、治疗完先天性遗传疾病后,由福利院工作人员养育。目前,“谷雨”哥哥已有家庭申请领养。福利院方面表示,已经给“谷雨”找到了幼儿园,若未来无人领养,福利院将托底养大。
在什么情况下,监护人会被撤销对未成年人的监护权?国家“双千计划”法学专家、芙蓉律师事务所主任陈平凡进行了法律解读。
陈平凡表示,根据《民法典》第36条及相关司法解释,撤销监护人资格的情形主要包括以下三类,涵盖生理伤害、监护失职和权益侵害等多维度标准:
一、严重侵害身心健康的行为
1. 人身侵害:包括性侵害、出卖、遗弃、虐待或暴力伤害未成年人,例如:出卖亲生子女获利(如本案黄某某卖子获刑);长期殴打致身体损伤或心理创伤。法律后果:无论是否获利,均构成监护权撤销的当然理由。
2. 心理健康危害:强迫未成年人乞讨经三次教育仍不改正;教唆未成年人实施犯罪。
二、怠于履行监护职责
1. 主动失职:将未成年人置于危险状态(如未成年人长期独居、无人照管);拒不履行监护职责超过6个月,导致未成年人流离失所。
2. 被动失能:因吸毒、赌博等恶习丧失监护能力且拒绝委托他人监护;服刑期间无法履行监护职责。
三、严重侵害其他合法权益
1. 财产权利侵害:侵占未成年人继承的房产、存款等重大财产;伪造医疗纪录骗取保险赔偿损害未成年人利益。
2. 身份权侵害:私自篡改未成年人户籍信息(如虚构收养关系等);隐匿未成年人出生证明阻碍其权利行使。
撤销监护权并非单纯惩罚监护人,而是通过公权力介入重建未成年人保护屏障。本案暴露的"自拐自卖"现象,更需通过普及避孕知识、完善生育补贴等源头治理措施,阻断悲剧代际传递。
潇湘晨报记者曾永红 实习生涂子璇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benliu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