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静客户端21小时前
你是否也曾埋头刷手机到深夜,却感到越刷越空虚?我们习惯用屏幕丈量世界,却渐渐忘了如何用双手触碰真实。
本周二的书漾线下读书会上,一群“反算法”的读书人围坐共读梁宁老师的《真需求》,有人分享到:“媒介不是工具,而是我们认知世界的毛细血管——当你只依赖手机这条‘单行道’,世界就瘦成了信息茧房里的影子。”
为什么要线下读书?
因为人需要“部落感”。当一位教师说“读书会是我每周唯一不用扮演‘工具人’的两小时”,当创业者通过《真需求》的“常识认领”模型找到产品滞销的症结——这些血肉饱满的顿悟,从来不会诞生于孤立的屏幕前。书漾要创造的,正是这样一个“认知碰撞场”:用书籍作媒介,让他人的经验成为你的思维脚手架。
“真正的需求,是你疼的时候本能去捂的那个地方”(梁宁)
“在线上我们消费信息,在线下我们生产灵魂”
“读书会的价值,就是让‘啊我也有这种感觉!’变成‘原来可以这样做!’”
每周二晚7点,书漾相约。
带着《真需求》的启示,也带着你生活中那些“说不清却隐隐作痛”的问题。
在这里:
✅ 遇见不同职业的“人类样本”,打破认知盲区
✅ 把书中的思维模型转化为行动方案
✅ 在“媒介化生存”时代,找回对真实的感知力
报名:添加微信13908518832(备注“书漾”)
这个时代不缺知识,缺的是让知识生根的土壤。
每周二晚上,让我们暂时放下“理性而正确的面具”,在书漾的灯光下,做两小时“野生而蓬勃”的思考者。
所有的答案都在现场
不是在书的第几页,
而是在你看向他人时,
眼里突然亮起的光。
作者:胡睿琳
编辑:胡睿琳
编审:张婷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benliu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