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早报客户端4小时前
科技,可以是有温度的;数据,可以是有生命的……7月12日,北海市举行主题为“聚智同行 共筑特安”的北海市特种设备人工智能监管交流会,来自特种设备领域的专家学者,以及北海市特种设备安全生产专业委员会、北海市重点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的代表共120余人,共同探究人工智能赋能特种设备安全新路径,并现场发布多款安全监管“黑科技”。
北海市特种设备人工智能监管交流会现场。
特种设备安全,是安全生产的“生命线”。过去,特种设备监察员走进工厂、攀上锅炉,更多依赖人眼观察。然而,人眼会疲惫,经验有局限,面对隐蔽的焊缝裂纹、细微的仪表偏差、复杂的环境干扰,难免力有不逮。尤其遇到高空、高温、近电等危险场景,更是提心吊胆;发现隐蔽问题时也只能“边查边等”,效率低、风险高。
工作人员讲解AI安全监管智能头盔性能。
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从北海市市场监管局了解到,自2019年起,北海市特种设备总量呈井喷式增长,传统监管模式难以满足发展需要。如何破局?在当天的交流会上,最新发布的AI安全监管智能头盔,集成高清摄像、实时定位、多态报警、远程通话等功能;而电梯安全AI监管模型则具备物联网智能监控,利用AI监测装置及图像识别和数据分析技术,自动识别困人故障并呼叫救援人员,自主筛查识别违法线索并预警,大幅提升电梯救援效率,并为精准执法提供数据支撑。
集成高清摄像、实时定位、多态报警、远程通话等功能于一体的AI安全监管智能头盔。
从“人眼巡查”到“智慧之眼”,从“单兵作战”到“智慧协同”,从“孤岛数据”到“智慧决策”,AI让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更敏锐、更温暖,也更高效。
当天,北海市市场监管局、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北海校区、广西太阳纸业有限公司、广西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现场签署政校企研四方合作协议;来自特种设备领域的专家及移动信息的专家围绕人工智能赋能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等方面进行主题演讲;特种设备监管和技术专家与参会企业还就高新装备、最新检验手段方法、隐患发现及排除等话题进行了现场交流。
政校企研四方签署合作协议。
业内人士认为,此次交流会的举办,对于加快人工智能在市场监管领域的创新应用、推动科技赋能治理现代化、提升监管效能和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benliu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