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端新闻客户端8小时前
孕期本就被孕吐、水肿折腾得够呛,偏偏痔疮肉球还可能找上门,坐下疼、走路磨,别提多受罪了。其实孕期痔疮很常见,怀孕后子宫增大压迫血管、便秘找上门、激素变化让血管变脆弱,都可能催生痔疮。别担心,孕期不能随便用药,但靠科学护理,照样能让肉球慢慢缩小,舒服度过孕期。
一、饮食调整:吃对食物“软便消球”,从源头减轻负担
(1)多吃“通便高手”,让排便变轻松
膳食纤维能让大便变软、促进肠道蠕动,减少便秘。孕期每天要吃够25-30克膳食纤维,比如燕麦、芹菜、菠菜、火龙果、西梅等。早上可以喝一碗燕麦粥,中午加份凉拌芹菜,下午吃个火龙果,晚餐搭配清蒸南瓜,不知不觉就补充了膳食纤维。记得循序渐进增加,突然吃太多可能会胀气。
(2)喝够水,让肠道“不堵车”
光吃膳食纤维不够,还要多喝水才能让大便保持柔软。每天喝1500-2000毫升温水,别用饮料代替。可以早上起床空腹喝一杯温水,白天每隔1-2小时喝几口,养成定时喝水的习惯。不爱喝白水的话,加片柠檬或几朵菊花,味道清新还不刺激。
(3)避开“加重痔疮”的食物,别给肛门“添堵”
辛辣食物(辣椒、火锅)会刺激肛门血管,让肉球更肿更疼;油炸、过咸的食物会让大便变干硬,加重排便困难。孕期尽量清淡饮食,炒菜少放油盐,少吃外卖和加工食品,既能减轻痔疮负担,对胎宝宝也更健康。
二、局部护理:温柔对待“敏感区”,减轻疼痛促恢复
(1)温水坐浴,给痔疮“降降温”
每天用40℃左右的温水坐浴10-15分钟,能促进肛门周围血液循环,减轻肿胀和疼痛。坐浴时用专门的坐浴盆(别用浴缸,避免感染),水位没过肛门即可,每天1-2次,早上或便后坐浴效果更好。坐浴后用柔软的毛巾轻轻擦干,别用力擦,以免损伤皮肤。
(2)保持清洁,避免感染和刺激
每次大便后用温水冲洗肛门,比用纸擦更干净、更温和,减少粪便残留对痔疮的刺激。选择柔软的卫生纸或湿厕纸(无酒精、无香精的),擦的时候动作轻一点,别来回摩擦。穿纯棉透气的内裤,每天更换,保持肛门周围干燥,减少细菌滋生。
(3)冷敷消肿,紧急缓解疼痛
如果痔疮肉球突然肿胀、疼痛明显,可以用干净的纱布裹住冰袋(或冷冻后的湿毛巾),轻轻敷在肛门处,每次5-10分钟,每天2-3次。冷敷能收缩血管,快速减轻肿胀和疼痛,但要注意别冻伤皮肤,隔着纱布更安全。
三、生活习惯:这些小事做好了,痔疮肉球不再“嚣张”
(1)别久坐久站,让肛门“透透气”
怀孕后很多人懒得动,但久坐或久站会让肛门周围血管一直受压,加重痔疮。每坐30分钟就站起来活动5分钟,比如散步、拉伸,促进血液循环。工作时在椅子上放个透气的坐垫(别用太软的,以免加重压迫),减轻肛门压力。
(2)适当散步,促进肠道“动起来”
孕期适当运动能缓解便秘、改善血液循环,对痔疮恢复很有帮助。每天饭后散步20-30分钟,速度别太快,以不觉得累为宜。散步时轻轻摆臂,带动身体活动,既能促进肠胃蠕动,又能增强体质,避免过度肥胖(肥胖会加重痔疮)。
(3)排便别“较劲”,养成规律好习惯
有便意时别忍着,及时去厕所,憋便会让大便变干硬,排便时更费力。排便时别玩手机、看书,专注排便,尽量在5分钟内解决,避免久蹲(久蹲会加重肛门压力)。如果排便困难,别用力挣,可以先起来,等有便意再去,或在医生指导下用孕期可用的开塞露(别频繁用,以免依赖)。
孕期痔疮肉球虽然让人难受,但只要做好饮食调整、局部护理和生活习惯的改变,大多数都能慢慢缓解甚至消除。记住,孕期用药一定要先咨询医生,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别因为痔疮焦虑,不良情绪反而会加重症状,保持轻松的心态,配合科学的护理,等宝宝出生后,随着子宫压迫减轻,痔疮也会慢慢好转。如果过程中遇到困难,及时和医生沟通,你和宝宝都会平平安安的。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benliu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