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客户端07-14 11:12
《清代皇宫图鉴》立足于“去戏剧化” 的治史态度,在考据中自然辨析野史谬误,打破 “后宫甄嬛传”式想象,还原90余位后宫嫔妃的真实面貌。在史学维度上完成对"后宫传奇"的祛魅。
书中不仅对这些后妃的经历进行了科普,还以时间顺序将妃子间的关系、地位、生存状态一一捋清,配以高清嫔妃画像,以及后宫嫔妃的首饰、衣物等,以时间为线索讲述历史。让读者通过插图与实物对应起来,图文并茂地为读者讲解清史。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李寅在这套书中,如何解读华妃这个历史人物的——
其实华妃很羸弱
在电视剧《甄嬛传》中,就数华妃的个性最鲜明,性格最强势。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飞扬跋扈,个性极为张扬,她依仗自己娘家的势力,在众人面前无所顾忌;二是阴狠毒辣,在电视剧中,她策划了一个又一个阴谋,手段阴狠;三是干预朝政,她跑进养心殿,替哥哥年羹尧求情的举动明显是干预朝政,这在清朝是绝对不允许的。如此霸道行径,她不像是一个妃子,倒很像是一位皇太后。
那么,真实的华妃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一、封号之谜。历史上真有华妃这个人吗?雍正帝的后宫档案中没有华妃,可电视剧中提到华妃的哥哥是年羹尧。再查后宫档案,年尧还真有个妹妹进宫,成了雍正帝的妃子。不过,她在宫中的封号不是华妃。她先进入雍亲王府,被封为侧福晋;雍正元年(1723年),被封为年贵妃;雍正三年(1725年),被封为皇贵妃。她病逝之后,谥号为肃皇贵妃。我们清楚地看出,她既不是华妃,也不是年妃,雍正帝一即位她就是贵妃,起点非常高。
二、性格之谜。她的性格真的强势吗?我查阅了一些后宫档案,发现历史上的年贵妃根本不是电视剧中那样的性格。档案中说她对皇后特别恭敬,一直小心侍候。这完全符合历史事实,因为皇后是后宫之主,年贵妃必须这么做。档案中还说她“偶有家书,必先呈御览”。意思是娘家人来信,她自己不敢拆封,一定要让皇帝先看了,她才敢看。这就过分小心了,娘家人的家书她是可以先看的,更何况她还是贵妃。但我也理解年贵妃的小心翼翼,她是为了避嫌,毕竟她的娘家权势太大。
三、生育之谜。电视剧《甄嬛传》里的华妃终身没有生育,原因是包括皇帝在内的很多人怕她内外勾结,尤其是若她生育了皇子,可能会窃夺皇权,于是想办法让她总不怀孕。当华妃知道事情的真相之后,气得撞墙而死。历史上恰恰相反,从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开始,一直到雍正元年(1723年),雍正帝的后宫只有年氏在生育。她连续生育了四个子女,其中三个皇子、一个公主,是雍正帝所有后妃中生育最多的女人。
四、雍正帝对华妃的态度之谜。在电视剧《甄嬛传》中,雍正帝对华妃非常提防。而在历史上,雍正帝最爱的女人就是年贵妃。比如,对她生的三个皇子,雍正帝都用“福”字起名,分别叫福宜、福惠、福沛,以此为年贵妃祈福。而其他皇子一律以“弘”字开头,如弘历、弘昼。年贵妃病重,雍正帝一面将她晋封为皇贵妃,一面自我检讨。他说:“三年来,贵妃的病一直由太医医治,我对她关心太少了,所以才病成这样,都赖我。”这对于一个皇帝来讲实属不易,尤其是颇为自负的雍正帝。种种迹象表明,年贵妃是雍正帝最爱的女人。
在这篇内容中,作者以现象级清宫剧《甄嬛传》为引,巧妙激活大众文化记忆,随即抛出四大核心谜题——封号之谜、性格之谜、生育之谜、帝王态度之谜。构建起历史侦探式的叙事框架。读者将带着对「华妃」戏剧形象的既有认知,穿越史料迷雾,在真实与虚构的对照中,层层剖解年妃的历史真容。
这种史实和影视剧的反差,让读者了解到的更加真实立体的【华妃】
1.真实的【华妃】其实不叫华妃,也不是年妃,而是年贵妃,封号起点就非常高。
2.真实的华妃其实性格谦和,柔弱,远没有电视剧中的嚣张跋扈。
3.真实的华妃其实有生育,不但有,而且在八年时间里诞育了四个孩子。
4.真实的华妃其实非常受宠,并不像电视剧里那样被皇帝防备。
更有意思的是文中的配图为《雍正十二月行乐图》,绘制的是雍正帝与宫眷、皇子一起在圆明园的十二个月的节庆活动,这几幅画作将华妃、雍正帝的故事巧妙联结。实现历史真实与艺术想象的交织,彰显出真实的清代宫廷生活。
书中每一张图都是这样,与内文相得益彰,图文并茂讲解清宫知识,实现“史实+故事+解析+插图”的呈现方式。
图片来源于经济出版社
编辑:李 晔
总编:杨晓健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benliu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