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日报客户端4小时前
低空经济正成为全球产业竞争的新高地。
近日,有条与低空经济相关的消息值得关注:清华大学猛狮团队主导的智能飞行汽车项目签约落户合肥市蜀山区。根据协议,清华猛狮将在合肥打造智能飞行汽车总部,落户智能飞行汽车联合研发中心,并打造飞行汽车整机及核心零部件生产线。
从亿航智能、零重力,到迅蚁科技、览翌航空、峰飞航空、尚飞航空,再到清华猛狮,一系列整机、零部件等航空器上下游企业扎根落户,合肥以eVTOL整机制造为牵引,聚集近200家低空产业核心环节企业,2024年新签约21个项目,协议投资123亿元,年产值300亿元。
在这一轮低空经济发展热潮中,合肥根据本地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当好低空经济企业陪伴者、守护者、服务者。“立法保障+全生命周期陪伴+商业化应用场景攻坚”,一整套日益清晰的打法,给了企业更加清晰的预期,让全国新型航空器和低空网联装备制造主体快速向合肥集聚。
实力团队落户
来合肥的猛狮“猛不猛”?它是什么来头?
据了解,清华猛狮依托清华大学的产学研资源和智能绿色车辆与交通全国重点实验室,先后斩获20余项国际自动驾驶赛事冠军。
2017年,该团队开展“陆空一体”未来交通探索,成功研制全球首款纯电动旋翼式智能飞行汽车。目前,清华猛狮在飞行汽车领域已累计获得85项国内外专利授权、5项国际发明金奖,打破多项行业技术壁垒,核心技术实现自主可控,产品迭代至第三代。
“团队研发实力和技术沉淀在业内可以说是顶尖的,几代飞行汽车类产品填补了市场细分领域空白。”参与项目协调对接工作的国际先进技术应用推进中心(合肥)产业合作部高级主管章凌霄说。
最初,科大硅谷、合肥市蜀山区接触到猛狮项目线索。4月份,国际先进技术应用推进中心(合肥)作为合肥市低空经济窗口单位联动做好项目招引对接。相关单位在企业的背景调研上下足了功夫,最终认可了清华猛狮团队的实力。
“总部,顾名思义就是大本营。我们将合肥的基地打造成全球技术策源地,将提升飞行器整机设计、飞控系统、新能源动力系统的研发能力,打造覆盖‘预研—开发—测试’的全链条研发中枢。”清华猛狮智能飞行汽车产业总经理伍权权说,通过建设整机及核心零部件生产线,形成“合肥研发、长三角配套、全球销售”的制造网络,努力成为低空经济领域的产业标杆。项目预计2026年量产,一个生产基地的年产能为600台。
清华猛狮的飞行汽车有什么特别之处?伍权权表示,相比较同行业的“轻型类”低空飞行器,清华猛狮推出的首款飞行器为“超轻型”类别,该产品满足民航规章《一般运行和飞行规则》的要求,主要面向低空文娱、极限运动等相对封闭的低空场景,时速小于100千米。
低空产业需要大量尖端人才。伍权权说,会从现有技术团队中选拔核心技术骨干和优秀人才,把他们带到合肥、扎根合肥,确保技术传承与项目推进。也将立足合肥本地,通过校园招聘、社会招聘等多种方式,吸引和留住更多的人才。
陪伴式服务
“看中的是合肥有着人才和汽车产业链的优势,更重要的是,政府部门能够主动下沉服务,为我们的项目提供定制化方案,主动帮我们对接资本、资源。”谈及落户的原因,伍权权坦言对合肥的服务印象深刻。
在融资对接时就发生过一件特别的事:低空经济与飞行汽车属于新兴领域,部分投资机构对项目决策较为谨慎。融资卡壳了,资金一旦不到位,项目随时可能“黄”掉。这该怎么办?
当时,国际先进技术应用推进中心(合肥)帮助企业对接文旅、研学等场景客户,链接研发合作类业务,帮助企业形成短期营收现金流,还帮企业进一步确认产品的目标客户画像和未来市场定位,让投资机构认可产品的市场适配性、技术先进性,最终企业获得了后续意向融资,推动项目持续推进。此外,联动场景公司主动帮企业拓展场景和客户资源,促成与帛莱恩航空科技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协调祥源花世界等市场主体采购相关事宜,给予该项目场景建设一定的资源支持。
低空飞行器从“造出来”到“飞起来”,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飞行器研发制造当然有难度,但当下更难之处,在于怎么把商业化应用场景这条路走通。
“对于很多低空经济企业来说,相较于土地、资金等要素,他们更关心的是场景应用的打通。”国际先进技术应用推进中心(合肥)低空事业部部长陈思谈及合肥低空产业如数家珍。
他表示,前期,合肥市培育壮大了以“芯屏汽合”“急终生智”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培育发展以低空经济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方面也有着自己的打法。合肥不搞一哄而上,坚持从实际出发,先立后破、因地制宜,结合现有的新能源汽车、新能源、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优势产业,大力培育招引无人化、电动化、智能化的低空经济企业。
“相比其他城市,合肥更加注重对企业的陪伴式服务和全生命周期的保障。”陈思说,“我们会和企业一同成长,陪同企业一起打通困扰产业发展的堵点。”
培育新业态
2024年3月28日,合肥市与亿航智能合资成立的合肥合翼航空,率先申请我国第一张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营合格证,不断探索相关运行机制、安全保障体系等。今年3月28日,合翼航空成功获批。
依托合肥良好的规划构架和丰富的应用场景,全国新型航空器和低空网联装备制造主体正在快速向合肥集聚。场景应用突破的背后,是一次次大胆而严谨的实践与探索。
2024年9月,国际先进技术应用推进中心(合肥)低空经济电池能源、飞控系统、适航服务三大研究院揭牌。
“三大研究院针对低空经济的堵点痛点,给企业和产业链搭建平台,目的是帮企业走通研发、适航、生产、场景应用的闭环。”陈思认为,国际先进技术应用推进中心(合肥)作为新型事业单位,能有效对接“政产学研金服用”,起到黏合剂作用。
谈及合肥低空产业的最大优势,陈思认为是与国家战略需求相结合。“合肥空域条件非常好,也有培育新质生产力的一套手法、步法、打法,可以让飞行器快速造出来、安全飞起来,进而培育新的经济业态”。
去年10月25日,合肥市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促进低空经济发展的决定》,从适用范围、部门职责、应用场景、基础设施、飞行管理、空域使用等方面作出一系列制度设计,为促进低空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规范性保障。
“未来总是比我们设想的更有想象力,低空飞行的梦想总有一天会照进现实。”陈思说。
记者 王弘毅 实习生 李仁玉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benliu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