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客户端5小时前
当清风掠过层层树影,在林叶遮掩的土地上,除了落叶还隐藏着什么?如果你走进大石窝镇辛庄村的北京市林下经济示范产业园,或许会找到不一样的答案……
树下有“明星”
数千只油鸡在林间悠然漫步,羽翼在光斑下折射出油润色泽。2020年,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在此开展林下低密度生态放养试验,让油鸡以林下种植的150亩菊苣、苜蓿和杂粮为食,在天然氧吧中健康成长。
得天独厚的生态养殖环境,让它们的肉质更加细腻,蛋香更加浓郁,蛋黄卵磷脂含量比普通鸡蛋高出30%-40%。
如今,北京油鸡正从品种保护发展为规模化养殖,成为北京面向世界的美食名片,也成了辛庄村绿色循环农业发展的“金钥匙”。
树下有“宝藏”
在产业园的另一角,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试验示范基地的林下食用菌棚室栽培模式,为这片土地注入了创新活力,14个食用菌新型高棚拔地而起,宛如林间城堡。这些高棚充分考虑了食用菌生长所需的温度、湿度、光照等条件,通过智能温控与通风设计,突破了夏季高温对食用菌生长的限制,能实现全年稳定出菇。
榆黄菇、黄伞、玉木耳、黑皮鸡枞、灵芝、大球盖菇等13个菌类品种,在静谧的黑暗中舒展生长,朵朵菌伞撑开,描绘出一幅充满生机的“林下菇城”画卷。
这些食用菌不仅丰富了产业园的产业形态,更通过“科技+生态”模式,为林下经济提供了可复制的解决方案。
树下有“繁花”
沿着蜿蜒的林间小径前行,惊喜仍在继续。300亩射干、桔梗等中草药和50亩赏食兼用的百合、菊花、玫瑰等花卉在树影斑驳间亭亭玉立,随风轻舞,织就了一片五彩斑斓的秘境花海。
白色、粉色、黄色的花朵宛如散落林间的璀璨明珠,在绿叶掩映下静静绽放,散发着清新淡雅的芬芳,为这片树林增添了无限诗意与活力。可食花卉和采摘后的中草药加工,也为产业园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
树下有“新生”
时光回溯到2018年,随着石材企业的清退,辛庄村站在了发展的十字路口。村(辛庄村)、院(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企(北京喜庆民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三方智慧与力量凝聚,瞄准村南616亩平原造林地块,建立了北京市林下经济示范产业园。
七年来,辛庄村深耕“林菌”“林药”“林禽”“林花”等多元立体的林下经济模式,将昔日的“小树林”点石成金,变成了惠及百姓的“绿色银行”。
产业园带动了越来越多的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达到增收致富的目标。全年共解决村民31人就业,让曾经依赖石头谋生、或是外出打工的村民,如今不出村就找到了稳定的工作。
夕阳的余晖温柔地洒过林间棚顶,油鸡满足的咕咕声与村民们收工的欢笑声在树影下交织共鸣。此刻,再问“树下有什么”?答案已然清晰:
01有撑开致富伞的朵朵鲜菌
02有破土生金的株株草药
03有悠闲踱步的只只油鸡
04有暗香浮动的丛丛鲜花
05更有辛庄人用智慧和汗水
写给土地的深情诗篇
和乡村振兴路上
最坚实、最温暖的注脚
树下乾坤大,林间日月新。辛庄村的林下经济故事,正在每一片摇曳的叶影下,蓬勃“生长”……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benliu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