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端新闻客户端5小时前
#创作挑战赛九期#
今天继续与君分享一首简单有味的宋诗: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宋 杨万里
莫言下岭便无难,
赚得行人错喜欢。
政入万山围子里,
一山放出一山拦。
不要说什么下山一点儿不困难的话,骗得前来爬山的人空欢喜一场。就像在群山之中行走,你刚攀过一座山,另一座山立刻出现阻拦去路。
一般来说,没有登山经验的人往往会认为上山困难而下山轻松。
上山时需要抬高腿向上攀登,地球的重力却向下拉着双腿。人们需要消耗更多的体力去克服地球重力的作用,自然感觉登山很累。
而下山时人的步伐和地球重力的方向一致,都是向下的,地球重力增加了双腿的力量,人们迈步一点儿也不费力。
只要登过一次山,人们就不会被“赚得”错喜欢一场了。我在大山里长大,自小就懂得“上山容易下山难”的道理。原因如下:
一、主动与否
上山时,双腿肌肉主动发力,体力消耗虽大但登山节奏容易控制。匀速登山最省力气。
下山时,人的体重加上向下的冲力,膝盖承受的压力大,双腿被动拉伸,容易导致腿部疲劳、酸痛,膝盖受伤等,因而下山更难。
二、平衡与否
上山时身体前倾,重心稳定,能看清前方路况,步伐可保持稳健,登起山来不紧不慢,不慌不忙,也就不觉得累了。
下山时人们不自觉地向后仰以维持平衡,不易看清脚下路况,容易打滑或摔倒。而且重力拉着身体快速向下冲,人们需要消耗更多的体力来控制步伐,比上山累多了。
三、警惕与否
上山时。人们的目标明确,就是登上山顶。此时登山者全神贯注,充满动力与警惕,及时排除途中所遇到的困难而成功登顶。
下山时,人们已经实现了登顶的目的,紧绷的神经突然放松,很容易而产生懈怠,再加上体力下降等原因,反而更易出现意外。
这些因素综合起来,使得人们在实际登山体验中,觉得下山比上山更累,更具有挑战性。
这与“创业难,守业更难”和“打江山难,守江山更难”是一个道理。那些起义者如陈胜吴广、西楚霸王、黄巢、李自成等,无一不是轰轰烈烈破旧,威威赫赫立新,凄凄惨惨败亡。
究其原因,皆在于其志向本就只在于破旧和享乐。能力有限,未来如何长远发展不在其考虑范围之内,潦草收场也就不足为怪了。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benliu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