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客户端6小时前
目前全国多地高温持续。网友说,气温怎么比预报的更热?专家表示,气象部门预报的气温是百叶箱里面的温度,这和我们实际感受到的温度不同。随后,新的疑问又来了。那为什么不能直接预报我们感受到的温度呢?对此,我们又采访了中国气象局气象宣传与科普中心特聘专家朱定真。
国际标准监测气温在1.5米高百叶箱内测量
中国气象局气象宣传与科普中心特聘专家 朱定真:对于气温的测量,我们要摆在百叶箱里面,这个百叶箱它不接触地面,1.5米高,而1.5米高又正好跟我们人生活的空间相近,所以需要监测高度的环境气温来代表我们生活空间的一个环境气温。这个百叶箱又是白色的,不受阳光直射,而且还有百叶通风,所以在这个环境下的温度,代表环境的气温,这是国际标准,全球统一都在这个环境下监测气温。
森林草地柏油路 不同环境气温明显不同
中国气象局气象宣传与科普中心特聘专家 朱定真:公众为什么觉得预报的会比所谓实际的夏季温度会偏低,是因为公众所处的环境,可能室外不同的环境,甚至于在建筑物附近水泥地附近,也有可能在森林或者草地附近,但是跟百叶箱里面小气候环境一定会有偏差,所以这样的话两边的温度测出来就会有偏差。所以在做天气预报的时候,要以一个标准来度量预报准不准,预报员也是需要对预报气象要素进行评分的,这个标准就是气象站的观测记录和预报的数值,它的偏差有多大。
体感温度不是环境气温 因个体差异而不同
中国气象局气象宣传与科普中心特聘专家 朱定真:当然还有体感温度,体感温度它实际上不是一个环境气温,是你人体感觉气温对你的影响程度或者耐受力。那么体感温度它主要是考虑到和人体的所谓热量排放的影响关系,这个也就是大家感觉到气温已经很高了,为什么天气预报上面的气温好像是一个明显的偏低,应该差别就是在这个上面,就是我们所处的温度表和你人所处的观测环境是不一样的。
朱定真表示,未来气象部门的预报会越来越向人们的需求倾斜,比如可能会预报体感温度,而不再是简单告诉大家气温为多少摄氏度等。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benliu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