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客户端6小时前
从京蔚高速斋堂出口驶出,缓缓驶入斋北路一路上山。这条7.2公里的盘山公路,如一条灵动的丝带蜿蜒于山区之中,与沿途灵岳寺等风景名胜相互映衬,别有意趣。尽管道路蜿蜒曲折,但经过精细化提升的斋北路却带给人十足的安全感。路面整洁平顺,陡坡陡崖旁装上了防撞护栏,沿途不时出现的错车港湾为往来车辆提供方便,如今的斋北路,已成为当地名副其实的“平安放心路”与“文化旅游路”。
在北京,像斋北路一样实施交通安全设施精细化提升的乡村公路还有很多。记者从市交通委了解到,从2022年到现在,北京累计完成601条乡村公路精细化提升项目,治理里程385公里。今年还将完成222项、146公里乡村公路精细化提升项目,守护乡村地区群众的平安出行。自美丽乡村路创建活动开展以来,全市累计创建“美丽乡村路”1500公里。
道路隐患动态排查随时消除
目前,北京市乡村公路总里程达到12853公里,占全市公路总里程的57%。
密布在京郊大地上的乡村公路,到底如何提升安全水平?市交通委治超工作处(农村交通办)四级调研员印良智告诉记者,2020年底前,北京已完成乡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建设的隐患点排查治理,对排查出的2万余处、2000多公里隐患进行了专项治理。目前乡村公路安全隐患治理已经进入动态排查阶段,发现隐患随时进行消除。
近年来,北京持续开展美丽乡村路创建。“在急弯陡坡、临水临崖、高边坡等危险路段,因地制宜合理设置安防设施”“安防设施破损修复或更换及时”“道路标线清晰醒目,视线诱导、警示等标志标牌设置规范,完好洁净、无缺损”等内容成为“美丽乡村路”重要评分标准,并对沿线存在危桥的线路实施一票否决。
市交通委门头沟公路分局乡村公路管理科科长李建华告诉记者,“十四五”期间,门头沟区对172条存在安全隐患的乡村公路进行了提升改造,在急转弯处新增防撞护栏25000余延米;安装太阳能黄闪灯220余套,可以在夜间对来往司机进行提示;铺设震荡标线1900平方米,提示司机减速慢行。经过改造,全区的乡村公路安全防护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打造优美路域环境
不光是消除安全隐患,打造优美的路域环境也成为创建“最美乡村路”的努力方向。
延庆区大庄科乡的暖马路全长约10.7公里,改造后道路整体拓宽至6米,水泥路全部改为沥青路面,坑洼、裂缝等病害全部消失。道路改造后具备了通公交的条件,如今,村民在村口就能坐上公交车。2024年,暖马路以“平安绿色放心路”为主题,成功创建全市“美丽乡村路”。
通州区台湖镇北凉路紧邻唐大庄村,是环球影城和唐大庄民宿村的重要旅游路线。2024年,北凉路实施精品提升工程,建起了慢行系统,路旁的路灯也焕然一新。道路沿线树木与周围环境相互融合、路域环境优美,不仅方便村民的日常出行,也为游客带来更舒适的游玩体验。2024年,北凉路成功创建全市“美丽乡村路”并被评为年度“最美乡村路”。
全市2961名路长守护乡村路
2021年,北京市发布《关于推行乡村公路路长制的指导意见》,全面推广乡村公路路长制,完善了本市乡村公路治理机制。截至目前,全市共设置路长2961名、路长制公示牌8058个,县、乡、村三级路长制体系进一步健全。
通州区依托乡村公路路长制管理系统,组织开展乡村公路巡检,重点检查交通标志标线是否规范、路侧防撞护栏是否缺失、道路是否平整等影响道路交通安全内容,并根据巡检情况建立动态巡检台账,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监督整改。通过实施路长制,通州区乡村公路安全综合治理取得显著成效,2022至2025年,共发现上传隐患416件,全部整改完毕。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benliu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