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端新闻客户端5小时前
欢迎关注我的好朋友:杠杆游戏!
撰文|蜜妹
这是@闺蜜财经的第1697篇原创
图片来源|AI自动生成
一场关于流量、算法与权力的高阶博弈正在携程与商家之间展开。
据公开报道,7月10日,郑州十余家酒店商户联名举报,直指携程“调价助手”在未获授权的情况下擅自修改房价、取消优惠。
截图来源|网络(特此感谢!)
这看似老生常谈的“大数据杀熟”2.0,实则撕开了中国在线旅游行业(OTA)最隐秘的一道裂缝——
当平台掌握流量、算法与定价权的“三位一体”,酒店商家是否正在沦为数字时代的“佃农”?消费者是否正在经历一场温水煮青蛙式的价格重构?
01
所谓“调价助手”,是内置于携程平台商家版后台的一个程序,其设计初衷是定期扫描其他在线平台同款酒店的产品价格,以便监测平台当前产品价格是否比竞品平台的价格更低,从而帮助酒店在市场竞争中保持价格优势。
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这一工具却似乎变了味。
多位酒店商家向媒体反映,携程“调价助手” 通过后台系统自动扫描竞品平台价格后,会自动强制修改并下调酒店的房间定价,平台追价成了“单向绑架”。
截图来源|网络(特此感谢!)
有酒店商家透露,“基本每天都会有调价的情况,因素很多,比如我们自己没有提前调整价格或者活动到期等多项原因,但基本上每天会有一次自动调价。最夸张的一天,系统自动调价超过5次。”
这种频繁且强制的调价行为,严重打乱了酒店原有的定价体系和经营节奏。
更让商家们感到无奈的是,“调价助手”的关闭流程似乎形同虚设。尽管后台提供了关闭选项,但最终需要业务经理审核通过。
不少商家反映,在关闭“调价助手”后,相关功能仍会“悄悄重启”。江苏南通某酒店店长戴先生提到,“这就需要商家自己多留意,部分不懂的商家可能就是调价助手一直处于开启状态,所以价格会根据周边市场或业务需求进行变动”。
至于平台追价调整的幅度,一般是“追到持平甚至更低”,而这一“追价”的过程完全不需要经过商家同意。
贵阳某经济型酒店负责人王先生坦言,“调价助手存在起码有四五年了,平台竞争越激烈,商家遇到的问题就越多。”
他经营的两家酒店分别有118 间和51间客房,挂牌价在80到150元之间。自与携程平台合作以来,“调价助手”几乎每日触发价格变动。
他还指出,“各个平台基本有类似的功能,但携程平台的调价不会跟你商量。”
另外蜜妹看到,这两天在黑猫投诉平台以“携程调价助手”为关键词检索,共有110条投诉结果,此前有媒体6月末报道时上述投诉更多,有280多条。其中多条投诉提到,“调价助手”存在未经商家同意开通、并在商家要求关闭后又反复开关的情况。
02
对于携程“调价助手”引发的一系列问题,法律界人士也纷纷发表看法。
河南泽槿律师事务所主任付建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第十一条规定,经营者享有自主制定属于市场调节的价格的权利。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第三十五条,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不得利用服务协议、交易规则以及技术等手段,对平台内经营者在平台内的交易、交易价格以及与其他经营者的交易等进行不合理限制或者附加不合理条件,或者向平台内经营者收取不合理费用。
由此可见,从法律层面来看,携程“调价助手”的行为恐怕存在诸多涉嫌违法违规之处。平台用技术之名,悄然架空了法律赋予经营者的自主定价权。
随着事件不断发酵,郑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已于7月9日介入调查,并前往涉事酒店实地走访,了解相关情况。这一事件的法律定性与平台责任划分,正等待进一步明确。
03
当酒店为10元差价焦头烂额时,携程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其总营收138亿元,净利润43亿元,毛利率高达81%。其中住宿预订收入55亿元,同比增长23%,成为最赚钱的业务板块。
这次郑州事件中,尽管多家酒店举报,却没有一家提到要真正关闭携程渠道。就是因为携程目前在OTA市场绝对领先的市场份额。
平台构建的“流量护城河”已成商家命脉,而携程的等级体系将流量分配与价格服从挂钩——不接受调价或独家合作,就会被降权甚至下架。技术手段与垄断地位结合,商家便陷入“离不开、惹不起”的境地。
当平台长成巨人,它的算法应为谁服务?这样来看,作为巨人的携程,改动的不仅是10元房价,更是商业文明的底线。
实际上蜜妹看到,携程并非没有转型筹码。
财报显示其2025年1季度国际业务收入同比增长超60%,占比突破14%。此外技术方面持续投入,利用AI优化运营效率。这些本可成为良性增长引擎。
当Trip.com能为入境游客提供多种支付方式、全球数百家景区多语言服务时,展现的是其通过体验创新而非价格控制获取竞争力的格局。
这种“向上竞争”模式,才是破除零和博弈的关键。
文章仅供讨论分析,不构成投资建议。本文未注明图片均来自于公开披露,特此说明和感谢!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benliu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