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早报客户端5小时前
“打开钱包,里面有七八张银行卡,但是常用的也就那么一两张,剩下的都‘躺’在钱包里‘睡觉’,有的连密码都不记得了。”如今,不少市民手中都持有多张银行卡,其中部分长期闲置,成为“睡眠卡”。
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注意到,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已于2023年10月发布开展银行“沉睡账户”提示提醒专项工作的公告,近年来各大银行也陆续开展“清卡行动”。
“长期不使用的银行卡不仅浪费银行资源,还存在资金被遗忘或挪用、个人信息泄露等风险。”一家国有大行网点客户经理孟女士告诉记者,“清卡行动”既是为了保障客户的资金安全,也有助于唤醒闲置资金,提高资金利用效率,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同时,还能加强银行账户管理,降低潜在风险。
此外,这些长期未使用的银行卡会产生哪些费用?是否会影响个人征信?针对市民关心的问题,记者采访了业内人士。
银行卡长期不使用,这些费用可能找上门
据银行工作人员介绍,银行卡长期闲置并非“零成本”,部分费用可能悄然产生。
• 年费:多数银行对一类账户会收取年费,若账户长期未使用且余额不足,可能会形成欠费记录。
• 小额账户管理费:当账户余额低于一定标准(通常为300~500元)时,部分银行会按月或按季收取小额管理费。
• 短信通知费:若开通了短信提醒服务,即使卡片闲置,银行仍会按月扣除相关费用(一般每月2~3元)。
需要注意的是,2017年8月1日起,每人在每家银行可申请一个免收年费和小额账户管理费的账户,但若有多个账户,闲置账户有可能被收费。
“睡眠卡”是否影响征信?分情况看待
不少市民担心“睡眠卡”会影响个人征信,专业人士表示需分情况判断:
• 单纯的长期闲置且无欠费记录的银行卡,不会直接影响个人征信。
• 若卡片因欠费形成逾期(如信用卡未及时还款),则可能被上报征信系统,影响信用记录。
• 部分银行会对长期未使用的账户进行“冻结”处理,如需重新使用,需携带身份证到柜台激活。
如何妥善处理“睡眠卡”?
业内人士提醒,若“睡眠卡”被他人冒用,可能带来安全风险。因此,建议可根据情况采取以下措施:
• 若卡片仍有使用价值,可携带身份证到银行网点办理年费减免申请,关闭不必要的收费服务。
• 若确定不再使用,应及时注销,注销前需确保账户无欠费、无绑定业务(如代扣水电费、网贷还款等),并取出余额。
• 注销方式可选择柜台办理或手机银行线上注销(部分银行支持),注销后建议剪毁卡片磁条或芯片,避免信息泄露。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benliu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