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端新闻客户端18小时前
作为一枚资深宅女,我的最爱是读书和手工。读书的妙处自不待说,足不出户就能穿越古今、看尽世界。而手工里,却另有一种安静美好的心流体验。
在我童年的1980年代,很多吃穿用度都需要手工来做。我的外婆常常手里拿着针线在缝缝补补,我妈也经常在给全家人织毛衣。邻里的妇女们会在闲暇时围坐一起,手里拿着各种针线活儿,边唠家常边干活儿。
我自小就爱看大人们做手工,她们翻飞的手指,好像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用碎布块做出好看的拼布坐垫,用毛线织出各种花样的毛衣….最好看的是绣十字绣:先翻看十字绣图样本,挑出自己喜爱的图案,在绣布上画格,再用彩线绣出各种牡丹、梅花、竹节...
每次大人们做手工活儿,我都看的心旷神怡,能看上几个小时。可惜的是,我妈只让我好好学习,不许碰与学习无关的任何东西。我最终也成为了小镇做题家。此后多年,从求学到工作,我都会因为父母的期待、对自己的高要求,常年生活在一种焦虑和紧迫感中,那时我的信念是:时间是宝贵的,每一分钟都不能浪费,要用来做有价值的事情。如果感觉哪件事没有做到让自己十分满意,就必须复盘和反省。
伴随着这种无形的压力,我从高二开始就容易失眠。工作和育儿期间有过很多失眠的夜晚。十多年前,在一次连续几个月的焦虑失眠后,我忽然想起了儿时的情景,心血来潮地想做一个手工小钱包。从那时候开始,在手工的慢时光里,我终于放松下来,找到了全新而美好的生命体验,也改变了自己固有的思维模式,不再“争分夺秒”地鞭策自己了。
我常做的手工有布艺、绣工、衍纸、编绳。这几种手工都容易上手,对情绪疗愈帮助很大。从拿到它们的那一刻,就要安顿好自己,从焦躁纷乱的状态中沉静下来,投入到与一针一线、一绳一纸的连结中。
手工的图案有对称、交叉、曼陀罗形等。在做手工的重复动作中,能渐渐找到规律,让心进入到有步骤、有秩序可循的安宁片刻。当心灵平静的片刻开始有规律地出现,连成平静的片段,就会在脑部形成α波。修行人通过诵经、打坐,都可以让脑波停留在α波状态,寻求更长时段的身心平衡。所以,在这种稳定平和的状态中,疗愈就渐渐发生了。
手工的时候,整个世界都安静下来,只有我和手中的针线、彩绳在一起。我会绣出自己喜爱的花草、精灵、小动物;每年的端午节时,给孩子们做不同颜色和香味的香包,编几条五彩绳结;将旧的碎花衣裙改成靠垫、做成好看的收纳盒装饰家里。家里很多角落都有我做的小东西。
自己做的小手工
我把手工也带到育儿里。在两个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带着他们做手工。孩子两岁的时候,我会买小剪刀给他,从最容易的剪纸开始练习。两岁的孩子的小手还不够灵活,剪的线条会歪歪扭扭。但只要一直陪伴和鼓励他,孩子的小手就会越来越灵活,能做出越来越复杂精巧的手工。
孩子们在自己做成的手工“作品”中,获得了莫大的满足感和自信心。老大小的时候,我们俩曾经一起折过100只不同颜色和形状的纸飞机,装满了两个纸箱子。五颜六色的纸飞机在家里飞来飞去的时候,孩子的眼睛里闪的都是光。老二更擅长编织,三四岁就会用手指编的方法,织出长长的小围巾,给自己的小萌宠们个个都围上一条。七岁的时候给自己织了漂亮的帽子、笔袋、竖笛袋,满是自豪地带着去上学。
手工带给孩子们的不仅有手眼协调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做事有始有终的意志力和长时间平静的专注力。它是很好的桥梁,能带领孩子们进入学习的领域。比如:按部就班、循序渐进的重复练习、寻找规律和发现错误、自己设计的创造力等。我的两个孩子上学以后一直学习很轻松,他们的专注力非常好,能很好的吸收老师课堂所讲,回家后也能快速完成老师布置的各项作业。
每天晚上孩子安静做作业的时候,我常常能想起来他们小时候认真做手工的小小身影。我从来没有给孩子上过课外的补习班,家里也没有鸡飞狗跳的辅导作业的场面。孩子们学习一直专注又内驱。老大去年高考以675分的好成绩考上了自己心仪的大学。老二上四年级了,也是个活泼灵动、热爱学习的孩子。
心处于专注和平静中,会让身体整体气机以及运作会变得有序,有序就不容易生病!这是关于身心健康更深层次的秘密!
从自己独立居住开始,养出了一个新爱好:逛小区的垃圾站,看有什么东西可以捡回家用得上的。甚至还跟小区打扫卫生的阿姨搞好了关系,哪户要搬家,有什么不要的家什物件,她都会告诉我。因此,家里的桌子、椅子,衣帽架,鞋架,收纳盒,挂饰摆件、花盆绿植这些都是捡拾来的。有些器具物品,不免有瑕疵破损,需要修整后才可用。为此买了一些工具,开始自己捣鼓,修修补补,慢慢的,会一些简单的手工活儿了,还用捡来的床头板做了一个矮脚小桌子,放在榻榻米上喝茶,办公刚刚好,还用剩余的木板做了厨房挂壁置物架,让厨房物品摆放整齐,拿取更方便了。
一想到这些东西修整好就大有用处,在修补/改造的过程中,不由自主的全身心都在投入,很有干劲,很有耐心。每完成一件,心里都是满满的成就感,感到特别的自豪。
每每看着、用着这些经过自己修整的物件,心里不仅欢喜,也很满足,内心踏实心安,忧思焦虑自然就会减少,甚至消失。
我觉得不仅仅是手工,还有很多的事物,可能是兴趣爱好,可能是工作,只要在做这个事情的时候,愿意投入身心专注其中耐心去做,让你踏实心安,这就是一份温暖的疗愈。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benliu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