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新闻客户端6小时前
7月1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新进展新成效。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表示,“十四五”时期,知识产权事业多项指标提前完成,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取得一系列新进展新成效。
▲发布会现场
一是知识产权保护迈上新台阶。完成专利法新一轮全面修改,推进商标法新一轮全面修改,建立地理标志统一认定制度,构建数据知识产权保护规则。发明专利平均审查周期压减至15.5个月,商标注册平均审查周期稳定在4个月,均跻身相同审查制度下国际最快水平。
二是知识产权运用取得新成效。企业发明专利产业化率从2020年的44.9%提升至2024年的53.3%。知识产权使用费年进出口总额从2020年的3194.4亿元提升到2024年的3987.1亿元,年均增速5.7%。我国PCT国际专利、马德里国际商标、海牙体系外观设计申请量均跃居世界前列。全球前5000个品牌中我国品牌价值达1.76万亿美元,位居全球第二。
三是知识产权服务达到新水平。国家级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机构达到483家,实现省级层面全覆盖。推动设立知识产权研究生专业学位,执业专利代理师人数超过4万人。
四是知识产权国际合作取得新突破。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我国排名提升至第11位,位居中等收入经济体之首,拥有的全球百强科技集群数量连续两年位居全球第一。
从上半年来看,申长雨表示,我国知识产权储备稳步增长,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持续提升。截至今年6月,国内发明专利有效量达501万件,同比增长13.2%,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5.3件,再创新高,提前实现“十四五”规划预期的12件目标。国内注册商标有效量达4895.9万件,同比增长6.6%,平均每4个经营主体就拥有1件注册商标。累计认定地理标志产品2861个,地理标志作为集体商标、证明商标注册7424个,使用地理标志专用标志的经营主体超过3.7万家。上半年国内申请人提交的PCT国际专利和海牙体系外观设计申请分别同比增长了12.7%和23.2%,更多国内企业正在加速海外知识产权布局。
企业方面,据悉,国内拥有有效发明专利的企业达到52.4万家,拥有的有效发明专利数量达372.7万件,占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总量的74.4%,较“十三五”末提升6.1个百分点。
红星新闻记者 胡伊文 北京报道
编辑 包程立 责编 官莉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benliu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