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新闻客户端11小时前
湖北日报讯(记者黄洁如、通讯员鲁娟 廖瑜 肖玲瑜)“来,扎这儿!”7月17日,武汉血液中心的采血室里,49岁的公交调度员张慧熟练地挽起袖子。这是她7年来第43次无偿献血,鲜红的血液顺着导管缓缓流入血袋,累计总量已达9300毫升——相当于两个成年人全身的血液总量。
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她身边多了三张熟悉的面孔:同事况芄芄、叶丽娟、冯超。三人挽着袖子排着队,要用这特别的方式,给张慧补过一个“热血生日”。
故事要从8年前说起。2017年,张慧的父母先后住院急需输血,按规定家属需参与献血,可她因身体指标不达标没能如愿。“眼睁睁看着血袋是救命的希望,自己却帮不上忙,那种无力感太难忘了。”从那时起,她开始规律作息、坚持锻炼,就为了能随时“达标”。
2018年7月14日,她的生日当天,张慧坐了1小时公交赶到献血屋,完成了人生第一次献血。“血液不捐也是自然消亡,不如让它救个人。”这句朴实的话,成了她坚持下去的理由。
7年来,她的献血证攒了厚厚一叠,从最初自己默默坚持,到主动给家人、同事讲献血知识。“一人献百次,不如百人献一次。”她总说。
同事们听张慧讲得多了,也动了心。况芄芄为了达到献血标准,半年减了50斤,今年4月终于成功献血。叶丽娟感慨:“感谢慧姐,让我们了解献血知识,从想献血到成功献血,对我们而言都是了不起的事。”
7月14日张慧生日那天,几位同事合计着:“她总说献血是好事,咱们就用这最‘对味’的方式给她庆生!”于是,便有了17日四人同框献血的暖心一幕。
看着同事们坐在采血椅上的样子,张慧感慨:“这是我收到最珍贵的礼物。”她说:“对咱们健康人来说,一袋血不算啥,但对等着救命的患者,那就是活下去的希望。”
如今,在她的带动下,姐姐、外甥、外甥纷纷加入进来。血袋里的温暖,正顺着一根根导管,流向更多需要的地方。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benliu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