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新文旅5小时前
广东文旅这次真的开窍了!从“特种兵旅游”到“情绪疗愈”,年轻人要的不是打卡,而是情绪共鸣。广东怎么玩转这门生意?三个字——造场景、给价值、玩沉浸。
一、 造“情绪场景”,让游客自愿掏腰包
佛山“西甲”足球联赛变身现象级文旅IP,把专业赛事玩成广式嘉年华!舞狮开球、粤语解说、夜市摆摊,场均3万人的“烟火气”让中超都羡慕。广州永庆坊的“骑楼夜宴”、潮州古城的“宋韵灯会”,爆火逻辑就一条——用氛围感拿捏情绪。年轻人要的是“逃离现实”的松弛感,广东文旅深谙此道,把“老广味”变成可拍照、可体验、可消费的沉浸式剧本杀。
二、 文旅IP不只要“大”,更要“懂人心”
广东不缺IP,但缺情感投射。比如,珠海长隆的“海洋治愈季”打中职场人的解压需求,更绝的是广州有马空间——原本是“中年人湿身天堂”的大澡堂,现在变身年轻人的“迪士尼”,泡汤+派对+疗愈SPA,精准狙击“朋克养生”一代。情绪经济时代,游客买的不是门票,是“人”和“故事”。
三、服务细节才是“情绪价值”的终极战场
广东文旅的高质量服务,不该止步于“老火汤”和“早茶”,更要学广州九龙湖阿那亚将理想生活与自然融合、深圳大鹏半岛的“日落巴士”,让游客觉得“被惦记”,才能把流量变“回头客”。
从佛山“西甲”的广式嘉年华,到广州有马空间的“澡堂变秀场”,广东文旅要想突围,就得学会“用情绪做生意”。不是卷低价,而是卷共情力——让游客觉得“这地方懂我”,才是下一个爆点。
采写:南都记者 李行
摄影:陈杰豪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benliu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