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客户端3小时前
链博会作为全球产业链开放合作的大平台,以“链”为纽带,将中外企业、大小企业更加紧密地连接在一起,成为共生同行的伙伴。更具韧性的供应链,正成为中外企业协同发展的“共赢链”。
手拉手找朋友 加快出海步伐
E2展馆的智能汽车链展区,电动汽车、智能驾驶、新能源电池新技术争奇斗艳,展现出汽车产业链深度融合的新图景。
造车新势力之一小鹏汽车将多款前沿科技产品带到现场,其中一款“陆地航母”飞行汽车最惹眼——既是六轮越野汽车,又是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吸引观众打卡拍照。
“放眼整个展区,大家都在做国际化。”小鹏汽车副总裁陈涵说,连续三年参展链博会,今年感觉更加国际化。小鹏汽车在打造国内供应链的同时,还积极协同合作伙伴推动中国汽车产业链出海,目前已进入全球46个国家和地区。
“手拉手地找朋友,而不是掰手腕地去较量。”在陈涵看来,来链博会能跟供应链上中下游“以会会友”,进行更深入的交流洽谈。大家可以找到国际化的合作伙伴,实现自研技术创新,从而实现汽车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化、国际化。
数据中心产业链也在加快出海。链博会现场,浪潮通信信息发布的一款预制模块化数据中心产品引人关注。与传统数据中心不同的是,IT、电力、温控及相关算力设施早在工厂就已提前预装在各个模块内。施工现场,工人只需要将这些模块像积木一样拼接起来,一座数据中心便可搭建成型。“它将传统数据中心18至24个月的建设周期直接压缩至4至6个月。”工作人员说。
做软件服务的企业为何要“干工程”?工作人员介绍,近年来公司一直进行技术出海,却发现部分东南亚、中亚及北非的国家不具备搭建数据中心的能力,于是便产生延长产业链的念头,“从上层的人工智能、云计算,到中层的服务器,再到底层的数据中心建造,我们打通数据中心全链条,形成一整套产品体系。”
目前,该公司业务已覆盖90多个国家和地区。工作人员表示,这次在链博会发布新产品,就是希望能在这里找到更多合作伙伴,让出海步伐再快一些。
产业链开放合作 实现共赢发展
E4展馆的数字科技链展区,进门就是高通公司展台,这家连续三年参展的“全勤生”,展出一批前沿技术以及与中国产业伙伴的合作成果,既有5G-A万兆网络、小米智能眼镜,也有联想AI个人电脑、理想汽车等。
“全球产业链的开放合作对于高通公司的发展至关重要。”高通公司全球副总裁侯明娟表示,通过提供领先芯片解决方案和平台,助力生态伙伴打造创新产品,也为高通在智能手机、智能汽车、AI眼镜等领域的业务发展带来机遇。
以手机产业为例,过去30多年来,高通助力中国手机及终端设备厂商出海、开拓国际市场,这一直是高通业务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全球前十大智能手机品牌中,中国厂商占据8席,小米、OPPO、vivo、荣耀等企业均位居前列。
以“链”为纽,实现共赢发展,首次亮相链博会的施耐德电气也已探索多年。施耐德电气执行副总裁、中国及东亚区总裁尹正说,施耐德电气已在中国市场深耕38年,目前在中国不仅有30家工厂和物流中心,还有1600多家核心供应商,形成强韧、高效的端到端绿色供应链体系。
“多元、韧性、完备的本地供应链布局,使我们能够快速推出先进产品和解决方案,不仅满足中国市场需求,还能支持全球市场。” 他说,施耐德电气还依托自身全球供应链体系与业务网络,为中国客户和供应商出海提供一站式支持。
这次链博会就展出了一批案例。比如天津津荣天宇精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其与施耐德电气合作20多年。2016年初,这家公司在施耐德电气的支持下开始国际化发展,成为全球核心供应商。最近几年,津荣天宇又先后在印度、泰国、墨西哥建厂,加速其全球化布局,而这也进一步反哺施耐德电气的供应链韧性,成为共赢的典范。
中国智造提速 渐成全球“创新支点”
本土智造成果反哺全球市场,“中国智造”渐成跨国公司的全球“创新支点”,正成为一种新趋势。
美敦力首次参展链博会,“共创共赢”成为这家美国医疗器械巨头对外展示的关键词。公司表示,目前在中国已发展近7000家供应链伙伴,形成紧密的合作生态系统。Lantern左束支起搏(LBBP)心脏导管作为“医工结合、本土创新、反哺全球”的代表性成果,占据着企业展台“C位”。记者了解到,这背后还有一段故事。11年前,美敦力与中国临床医生合作,发现与心电自然传导顺序一致的左束支起搏点,从而开启相关疗法探索;目前,从中国诞生的这一疗法已被纳入国际起搏治疗共识和指南草案,成为心律失常治疗新范式。
不仅如此,依托中国医工合作和本土供应链优势,美敦力中国研发中心和本土临床专家深度协作,已共同开发出适用于该创新疗法的产品Lantern——这也是美敦力首款中国制造、服务全球的心脏起搏导管产品。
“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医疗市场和重要的创新策源地,并将在全球医疗产业链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美敦力全球高级副总裁及大中华区总裁顾宇韶表示。
今年3月,美敦力在华首个数字化医疗创新基地在北京国际医药创新公园落地,预计今年底就能投入运营。基地将携手合作伙伴共同探索数字医疗创新模式,对患者进行远程管理、智能随访,从而减轻医院负担、提升服务效率、改善患者慢病管理体验。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benliu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