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里河4小时前
“中国市场非常神奇且有活力,是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独一无二的市场。”来华参加第三届链博会的英伟达CEO黄仁勋,毫不吝啬自己的赞美之词。
身着唐装,在链博会开幕式上首次用中文演讲,种种举动彰显了黄仁勋对中国市场的看重。
2025年7月16日,北京,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在链博会开幕式上发表演讲。
黄仁勋的惊叹,绝非个例,这已成为跨国公司高管的共同感受。
惊叹的背后,彰显中国市场的磁吸力。
作为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中国拥有全球最大规模中等收入群体,投资和消费潜力巨大,任何一样产品乘上14亿,无疑是一个超大规模市场。
商务部18日在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透露一组数字: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2020年的39.1万亿元提升到去年2024年的48.3万亿元,年均增长5.5%。今年有望突破50万亿元。
这是什么概念?
从绝对值来看,中国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相当于美国的80%左右;但从实际购买力来看,按照世界银行所给出的数据和算法,中国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已超过美国,是美国的1.6倍。
中国庞大的市场需求,吸引着全球企业的目光。对任何追求长远发展的跨国企业而言,中国市场都是“必选项”。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底,“十四五”期间中国实际使用外资累计达7087.3亿美元,提前6个月完成了7000亿美元的引资目标;同时,累计新设外资企业22.9万家,比“十三五”期间增加了2.5万家。
“投资中国”的含金量还在上升。
惊叹的背后,是中国市场的巨大优势。
当全球经济增速放缓,中国市场的确定性更显珍贵——这里不仅有持续升级的消费需求,更有让企业安心扎根的深层优势。
支撑这份底气的,是中国市场特殊的“组合优势”。
从全球门类最齐全的产业体系,到稳固的供应链产业链,再到持续释放的人才红利,加上日益健全的外资法规框架,中国为企业铺就了稳定发展的轨道。
正如黄仁勋所言:“中国的供应链可以说是一个奇迹。”
创新动能的爆发式增长更为各类企业发展提供“加速度”。中国创新发展持续突破,创新活力与市场需求形成完美闭环——企业的新技术能快速找到应用场景,市场的新需求又反向催生技术迭代,为跨国企业提供了“研发在中国、应用在中国、迭代在中国”的独特土壤。
更难得的是,长期稳定的政局与社会环境,让中国成为世界公认的最安全国家之一。
正如业界共识:中国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必然是外商理想、安全、有为的投资目的地。与中国同行,就是与机遇同行。
惊叹的背后,是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生动注脚。
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条目持续缩减;
制造业领域准入限制已全部“清零”;
增值电信、生物技术等服务业领域开放试点有序开展;
22个自贸试验区先行先试;
给予最不发达国家、非洲建交国家100%税目产品零关税待遇……
中国正以开放姿态编织一张共赢网络。
在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的当下,中国市场的开放与活力,恰是全球经济的稳定器。
越来越多的国际品牌,借助中国开放的东风,在中国市场扎根发芽,茁壮成长。
不断扩大对外开放、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中国发展不断取得新成就的重要法宝。
这么重要的法宝,中国自然不会丢掉。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
黄仁勋等跨国企业领导人的惊叹,本质上是对中国市场潜力的认可,是对开放红利的向往,更是对合作共赢的期待。
当中国的大门越开越大,这里不仅是全球企业的机遇之地,更将继续成为世界经济的增长之源。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benliu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