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早报客户端3小时前
“我一直知道自己有点胖,却没想到会影响买保险。”近日,南宁市民张先生吐槽了自己的投保经历:身高175厘米、体重95公斤的他,BMI指数超过30,在申请某款重疾险时,不仅被要求提交详细体检报告,最终还因肥胖带来的潜在健康风险被加收20%保费。
肥胖真的会影响投保吗?不同险种对肥胖人群的核保标准有何差异?对此,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采访了业内人士,为市民解析肥胖与投保的关联。
案例:
肥胖成投保“拦路虎”,多类险种受影响
张先生告诉记者,保险公司核保时,除要求他提供血脂、血糖、血压等专项体检数据,还特别询问他是否有睡眠呼吸暂停、关节不适等症状。最终,因各项指标显示存在代谢异常风险,他被判定为“次标准体”,保费较标准体上涨20%。
广州的李女士投保百万医疗险时也遇类似问题。35岁的她BMI指数31,属肥胖人群,保险公司核保时发现其有轻度脂肪肝,除要求提供近半年肝功能检查报告外,还对“与肥胖相关的疾病治疗”做出免责约定——因肥胖引发的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治疗费用不予报销。
玉林某国企员工王先生遇到的情况更棘手。40岁的他BMI指数达33,申请定期寿险时,因同时伴有高血压和高血糖,被保险公司直接拒保。“之前没把体重当回事,没想到买保险时直接被拒之门外了。”王先生无奈道。
“这相当于保险公司为额外承担的健康风险‘加价’。”对此,资深保险经纪人陈岸解释,肥胖人群患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概率远高于正常体重人群,而这些疾病正是重疾险、医疗险的高频赔付项,“从精算角度看,风险越高,保费自然会相应调整,投保人还可能面临免责约定、被拒保的情况”。
陈岸提醒,消费者投保前可先自行计算BMI,若处于临界值,建议先通过健康管理改善指标。若已存在肥胖问题,投保时需如实告知健康状况,避免因隐瞒信息导致后续理赔纠纷。
此外,部分保险公司支持“智能核保”,投保者在线填写健康信息后可即时获知核保结果,且不会留下拒保记录,“肥胖人群可优先选择这类产品,减少投保试错成本”。
解答:
关于肥胖与投保的那些事
1. 什么是BMI指数?
BMI指数(Body Mass Index)是国际上常用的衡量人体胖瘦程度及健康状况的标准,计算方式为:体质指数(BMI)=体重(kg)÷身高(m)的平方。
一般来说,男性BMI在20.1—25之间为正常,超过30定义为肥胖;女性BMI在18.7—23.8之间为正常,超过28.6则为肥胖。
2. BMI与投保有何关联?
BMI指数是保险公司承保的参考标准之一。因体重超标者多处于亚健康状态,健康风险高于普通人,获得保险补偿的机会也更高。但BMI有局限性,不适用于孕妇、运动员等群体。
该指数仅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个人肥胖与健康状况,部分保险公司会结合体脂、腰围、臀围等指标,或要求体检,综合判定是否加费承保或拒保。通常BMI不超过28,可按标准体投保。
需注意,并非超重就一定影响健康,临床中直接因超重导致的死亡率不高,但肥胖会增加糖尿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风险,且体检时多伴随高血脂、脂肪肝等问题。因此,体重过高、BMI偏大者投保时,可能被要求做血压、血糖、血脂、肝功能等检查以综合评定。
3. 肥胖者投保可能会涨多少保费?
重度肥胖者可能需增加20%—25%的保费才能投保,因肥胖会提高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病症的发病率,增加保险公司赔付风险。若检测发现已患这些疾病,保险公司甚至可能拒保。
4. 不同险种对肥胖人群的核保标准有何差异?
不同险种对肥胖的核保尺度差异明显,消费者可针对性选择:
• 重疾险:BMI在24—27.9(超重)且无并发症,大多可标准体承保;BMI≥28(肥胖)时需提交体检报告,若伴随血糖、血压异常,可能加费10%—30%,部分产品对BMI≥32的投保者直接拒保。
• 医疗险:核保最严格,除关注BMI外,还会排查脂肪肝、高尿酸等肥胖相关疾病。若仅BMI偏高,可能对“肥胖相关疾病”设除外责任(如不赔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治疗费用);严重肥胖者可能被延期承保,直至体重达标。
• 意外险:通常无需健康告知,肥胖基本不影响投保。
• 寿险:对肥胖的包容度高于重疾险,部分产品允许BMI≤35的人群投保,但超标的肥胖者可能面临保费翻倍,极端情况(如BMI≥40且有并发症)可能会被拒保。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benliu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