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羊城派10小时前
荔枝即将谢幕,黄皮已经登场。7月18日,记者走入位于清远太平镇的嘉禾农场,探寻“百千万工程”引领下,一位“老广”开拓有机种养的故事。
距离广州一个半小时车程的嘉禾农场,进入了黄皮的季节,学生团也来了好几拨。这家初具名气的研学基地,已经过了6年的开荒与建设。一开始,农场就在种植环节发力,采用生态科技手段,不催产、不添加防腐剂,为农种植物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确保无污染残留。通过重点实施农业“三品”工程,即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上下足功夫,运用生态科技手段为消费者提供绿色高品质农产品,获得了 “广东省绿色蔬菜基地”认定。
农场创始人之一的潘东强是土生土长、从大湾区回归清远故里的创业者。他坦言,长期以来,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形势严峻,资源环境压力越来越大,市民对食物品质要求高和供给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然而,事实上,人们对有机高质的需求,往往也会受制于价格。一方面,公司还没有实现利润,另一方面,培育市场、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是需要长期才能做好的事情。如果要做真正的有机农产品,必须是十年二十年的长期投入,不可能“搵快钱”。此外,还要以点对点的配送方式创建从源头到终端覆盖各个环节的食品安全通道,一步步地形成有机绿色全面走上百姓餐桌的现实图景。
文、图、视频 | 记者 戚耀琪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benliu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