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光新闻客户端13小时前
极光新闻客户端消息(新闻联播):技术改造,是驱动新型工业化的核心引擎,更是制造业永葆活力的“金钥匙”。黑龙江锚定“4567”现代化产业体系,以高端化、数字化、绿色化、服务化、安全化技改为刃,闯出转型升级新路。今年1-5月,全省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劲增75.6%,高于全国70.2个百分点。《新闻联播》推出系列报道《制造到“智”造》,今天聚焦龙江工业企业如何挣脱路径依赖,在钢花与数据的碰撞中,算清转型大账。
这两天,哈尔滨变压器负责绝缘件生产的时光浩正忙着和新搭档“磨合”。这台崭新的自动化设备不仅让生产效率提升40%,0.1毫米的加工精度,彻底让手工时代的误差成了历史。
七十年风雨的老厂深处,技改的星火早已燎原成势。而这场变革的火种,源于三年前那次退货返工的锥心之痛。
当传统工艺的齿轮与智能时代的代码激烈碰撞,那些见证荣光的斑驳老设备、固化流水线却成为企业前行的羁绊。生存的危机感,让这家老企业毅然撕开了“舒适区”。2024年,1057万资金砸向32个技改项目。今年,3800万元的技改清单贯满全年。新设备进场,老师傅变身“新学徒” 。
技改浪潮,同样激荡着建龙哈轴这家拥有32年历史的轴承“老兵”。调整工林长松那套握了20多年的“吃饭家伙”,正式“退役”,取而代之的,是12条智能化产线的铿锵节奏。
技改,正让老工业的筋骨经历一场脱胎换骨的涅槃。这绝非简单的设备更迭,而是一场锚定未来的战略重构。谷实生物的账本上,便刻着这样一份决心:三年超2000万的投入,这笔钱足以建起十条全新的小型生产线,企业却毅然砸向旧产线改造。
不求一时之利,只为锻造未来的核心竞争力!如今的谷实生物,月产能突破2万吨,稳坐黑龙江饲料生产头把交椅。
叱咤电力电缆领域的交联电力,曾在行业寒冬中订单折损过半。生死存亡之际,董事长范鑫押上全部身家 ,破釜沉舟投身技改研发。
在哈尔滨科友半导体车间,拳头产品——八寸碳化硅衬底材料正源源不断奔腾下线。这些深藏于手机、电脑、新能源车心脏的“工业基石”,背后的生产线已悄然完成八次“脱胎换骨”。
从“成本”到“资本”的转身,从来不是简单的数字换算,而是一场关乎生存逻辑的重构。企业的实践证明,技改不是一次性的设备更新,而是与时代同频的持续进化:它让老厂房里长出“智慧大脑”,让传统工艺嫁接“数字基因”。这笔转型大账,算的是当下的投入,更是未来的通途;拼的不仅是一时的魄力,更是可持续发展的长久生命力。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benliu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