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海新闻客户端4小时前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7月19日讯 夏粮收购正当时,中央储备粮青岛直属库(以下简称“青岛直属库”)迎来繁忙的丰收季。与往年不同,今年库区的主角不仅是工作人员,更有一系列智慧化工具——24小时不间断巡逻的机器人、全流程指引的智能芯片卡、搭载AI技术的智慧驾驶舱……科技感十足的景象,描绘出粮食收储的新图景。
今年夏收期间,青岛直属库与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强强联手,合作研发“智慧库区管理系统”。该系统依托强大的AI算力算法,颠覆了传统“人找问题”的管理模式,推动粮库管理向“问题找人”的智能化模式转变,以新质生产力为“颗粒归仓”注入了全新内涵。
在中储粮智慧库区管理系统的中央大屏上,各项关键数据一目了然:收购入库合格车辆、销售出库装粮车辆、销售出库待装车辆……当运粮车辆驶入库区,只需凭借一张“智能卡片”,系统便能实时精准定位车辆,并智能识别分析其位置与行为,实现“人车卡”一体化管理。系统通过构建“车辆指纹特征”(融合车辆定位、车牌信息和车辆特征),实现了对运粮车的全流程数字化追踪与入库作业的全程状态感知。这不仅优化了扦样、检验、装卸等关键环节,更显著提升了送粮客户的体验,大幅减少了等待时间,提高了售粮效率。
库区安全同样由科技守护。智能巡检机器人综合运用雷达、导航、5G等技术,对库区实现无差别巡检,实时回传音画数据。系统对机器人采集的信息进行算法分析,一旦发现运粮车辆异常,便能快速分级判定问题,并通过机器人语音提示或触发人工介入等不同处置措施,形成从前端发现问题到后台处理、再到前端反馈的完整处置闭环。
“高铁列车全生命周期管理中,车辆运维是重要环节,实时感知车辆状态、智能分析与预警与粮食仓储管理高度契合。此次合作正是将高铁的智能化运维经验应用于粮库管理,是高铁技术与粮食储存技术的首次深度融合创新。”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智能化技术负责人范龙庆说道。
除了库区管理,粮仓内部的粮情变化也是关注重点。青岛直属库试点应用了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可实时显示光纤覆盖区域内粮食的周围温度,精准捕捉异常温升点。一旦发现异常,系统立即发出警报,提醒工作人员及时处置,有效保障储粮安全。相比传统测温电缆存在的灵敏度低、盲区断点多、调整繁琐等弊端,光纤粮温预警系统监测距离长、定位精准,更能精确定位温度异常点位置。
“自6月6日启动夏粮收购以来,青岛直属库积极与各类收购主体建立联席协作机制,有效引导青岛地区新麦价格保持平稳运行。截至目前,已累计收购小麦5万余吨。智慧粮库的建设使高效推进夏粮收购、服务保障粮食安全的能力更加坚实、可靠。”中央储备粮青岛直属库有限公司总经理梁东林表示。
今年6月在全市夏粮收购现场规范化管理观摩交流座谈会议上便指出,要加强“智慧粮库”建设,不断提高信息化穿透式监管水平。作为中储粮集团的科技示范库,青岛直属库近年来坚持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引领,积极开展仓顶气凝胶隔热保温、AI智能分析专家建议系统、自动化扦检系统等各类储粮新技术的示范应用。这些举措显著提升了出入库效率,运营成本和损耗率逐年降低,中央事权粮油的合格率与宜存率始终保持100%。(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王奕宁)
责任编辑:岳文燕
(作者:王奕宁)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benliu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