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端新闻客户端4小时前
#创作挑战赛九期# 暮色四合,寒鸦成群掠过天际,落在光秃秃的古木上,几声嘶哑的啼鸣划破寂静。古诗中的“寒鸦”,从来不是普通的飞鸟,它是深秋的信使,是孤寂的符号,是世事沧桑的见证者。当寒鸦的影子被夕阳拉得很长,诗人们总能从那片萧瑟里,读出岁月的凉薄与生命的孤寂。
寒鸦是深秋萧瑟的注脚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里,寒鸦(昏鸦)是秋景中最浓的一笔萧瑟。枯藤缠绕着老树,黄昏时分,寒鸦栖息在枝头,没有绿叶的遮挡,没有飞鸟的喧闹,只有鸦群缩着脖子,在寒风中瑟缩。这里的寒鸦,不是点缀,而是“秋意凉”的核心——它的黑色身影与枯黄的藤、苍老的树、昏沉的天融为一体,构成一幅“万物凋零”的画面。旅人看到这样的景象,怎能不生出“断肠人在天涯”的愁绪?
杜甫的“渚清沙白鸟飞回”,虽未明写寒鸦,但“鸟飞回”的萧瑟感与寒鸦一脉相承。长江边的小洲清澈,沙滩泛白,鸟儿在风中盘旋,却找不到栖息的地方,像极了寒鸦在深秋的无依。诗人晚年漂泊夔州,看鸟飞叶落,突然觉得自己也如这飞鸟,在乱世中“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寒鸦的“栖”,看似有归宿,实则是“不得已”的停留——古木虽老,却已是寒冬里唯一的依靠。
柳宗元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则将寒鸦的萧瑟推向极致。大雪封山,所有的鸟都不见了踪迹,若有一只寒鸦,定是在某个枝头瑟缩,成为茫茫白雪中唯一的黑点。这里的“无鸟”比“有寒鸦”更显孤寂:连最能耐寒的寒鸦,都已消失在风雪里,天地间只剩下绝对的寂静与寒冷。诗人笔下的永州,就是这样一片“鸟飞绝”的绝境,而他自己,便是那只在风雪中找不到归宿的寒鸦。
寒鸦是孤寂心境的写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在《枫桥夜泊》中,用寒鸦(乌啼)的叫声撕开了夜的寂静。月亮落下,寒霜满天,寒鸦的啼声在江面上回荡,没有暖意,只有刺骨的凉。诗人泊船枫桥,无法入眠,听着鸦啼,看着渔火,心中的孤寂像江水一样漫上来。这里的寒鸦,是“无人懂”的象征——它的啼声再响,也唤不来一个知己;它的身影再黑,也映不出一丝温暖。旅人的愁绪,就在这鸦啼中,越缠越紧。
李商隐的“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背景里或许就有寒鸦的身影。夕阳绚烂,却已近黄昏,寒鸦成群归巢,翅膀划过金红的天幕,留下匆匆的影子。诗人站在黄昏里,看寒鸦归巢,突然觉得自己像一只落单的寒鸦——别人都有归宿,唯独自己,只能在黄昏中独自眺望。这里的寒鸦,是“孤独的清醒者”:它知道黄昏之后是黑夜,知道温暖之后是寒凉,正如诗人知道繁华之后是落寞,却无力改变。
陆游的“寂寞开无主”,虽写梅花,却与寒鸦的孤寂相通。梅花在驿外断桥边独自开放,无人欣赏,正如寒鸦在古木上独自栖息,无人问津。诗人一生壮志未酬,晚年独居山阴,看梅花寂寞开放,突然明白自己与寒鸦、与梅花,都是“开无主”的孤独者。寒鸦的啼声,梅花的暗香,都是寂寞的语言,只有同样孤独的人,才能听懂。
寒鸦是世事沧桑的见证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在《乌衣巷》中写的是燕子,但若换作寒鸦,更显沧桑。曾经的乌衣巷,是王谢世家的府邸,车水马龙,热闹非凡;如今却只有寒鸦在断壁残垣上栖息,啼声嘶哑。寒鸦不懂什么“王谢”,它只知道这里曾经温暖,如今只剩寒凉。它的存在,本身就是对“世事变迁”的无声见证:繁华如过眼云烟,只有寒鸦,还在旧地徘徊,提醒着人们“昨日之盛”与“今日之衰”。
马致远的“汉宫秋”杂剧里,汉元帝送别王昭君,“返咸阳,过宫墙;过宫墙,绕回廊;绕回廊,近椒房;近椒房,月昏黄;月昏黄,夜生凉;夜生凉,泣寒螀(寒鸦)”,寒鸦的啼声成了王朝衰落的哀乐。汉宫曾经的辉煌,在昭君出塞后变得黯淡,寒鸦在宫墙间啼鸣,像是在哀悼逝去的繁华。这里的寒鸦,是“国破家亡”的象征——它飞过宫墙,看到的不是歌舞升平,而是空荡荡的椒房;它的啼声,不是生机,而是挽歌。
文天祥的“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虽写燕子,却有寒鸦般的悲怆。国破之后,满地芦花与“我”一同老去,曾经的燕子,如今不知傍谁而飞。若有寒鸦,定是在残垣上看着这一切,它的黑色身影,与“我”的白发、芦花的白色,构成一幅“国破人亡”的凄凉画面。寒鸦在此刻,是“幸存者”的眼睛,它看过故国的繁华,也看着它的覆灭,啼声里藏着对“旧家”的最后一丝留恋。
古诗中的寒鸦,早已超越了“鸟类”的定义,它是一种“冷色调”的情感符号,承载着萧瑟、孤寂与沧桑。它的黑色,是绝望的颜色;它的啼声,是孤独的语言;它的栖息,是无奈的停留。
今天我们看到寒鸦,或许会觉得它丑陋、萧瑟,但在古诗里,它是最诚实的“情感代言人”——它不粉饰太平,不假装温暖,只把生命中最真实的寒凉与孤寂,赤裸裸地呈现在你面前。
正如寒鸦能在寒冬中存活,那些写寒鸦的诗人,也在孤寂中坚守着自己的品格。他们借寒鸦的身影告诉我们:萧瑟不是绝望,孤寂不是沉沦,能在寒冬中发出啼声的,都是生命的强者。寒鸦的萧瑟里,藏着最坚韧的生命力。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benliu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