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端新闻客户端5小时前
《黄帝内经》作为中医养生的源头活水,两千多年前就提出 “上医治未病” 的智慧,将 “顺四时、调情志、节饮食” 奉为健康圭臬。这种以 “天人合一” 为核心的养生观,在千年传承中不断生长,如今更与 AI 诊疗碰撞出奇妙的火花。
《黄帝内经》强调 “春养肝、夏养心、秋养肺、冬养肾”,这种顺应自然的养生逻辑,至今仍是中医调理的核心。古人通过望闻问切判断体质偏颇,用针灸、艾灸疏通经络,以药食同源的食材平衡阴阳 —— 这些理念早已融入生活,比如广东人用陈皮祛湿、北方人秋冬喝梨汤润肺,都是对古籍智慧的生动实践。
而 AI 技术正为中医传承注入新动能。智能脉诊仪通过传感器捕捉脉象的浮沉迟数,结合百万病例数据库生成辨证报告;AI 舌诊系统能识别舌苔的厚薄、颜色,辅助判断痰湿、阴虚等体质;甚至有算法能根据个人体质,自动生成包含《黄帝内经》养生原则的个性化方案,比如针对 “肝郁体质”,推荐申时(15-17 点)按揉太冲穴,搭配玫瑰花茶调理。
但技术从未取代传承的温度。就像老中医的指尖仍能感知脉象背后的 “精气神”,AI 只是让千年智慧更易被普通人触及。从竹简上的医理到屏幕上的诊疗建议,中医养生始终守护着同一个核心:让身体与自然和谐共生。这种跨越时空的传承,正是中医最动人的生命力。
#创作挑战赛九期#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benliu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