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都市报客户端4小时前
南都讯 记者 赵雨琪 拖着行李箱的张先生刚迈出港珠澳大桥珠海口岸入境大厅,手机"嘀"声响起——网约车司机已接单。点开打车软件,车牌信息实时弹出,点击"上车点",500米步行导航即刻生成。仅4分钟,他精准锁定车位上车,从下单到出发全程不足5分钟。
这一无缝衔接的场景,源于港珠澳大桥珠海口岸今夏的网约车服务区智能化升级:珠海市交通运输局牵头大桥珠海口岸运营公司(珠海创投港珠澳大桥珠海口岸运营管理有限公司)与滴滴出行合作共建,在负一层P1停车场重构网约车接驳体系。通过“车位号实时可视系统”+“人车分流动线”双核改造,将传统平均10分钟的下单到出发耗时压缩至5分钟内,彻底终结“无序找车”时代。
通过车位编号与上方车牌号,乘客快速找到车辆。
核心服务升级,告别“找车焦虑”
为解决传统网约车接驳常因定位模糊、沟通不畅导致等待时间长、人车拥堵、效率低下等问题,大桥珠海口岸网约车服务区以“智能科技+精准直达”破解这一难题。
点击滴滴APP——上车点——图文引导,即可查看实景导航。
为了实现车辆精准定位、旅客快速匹配,创新“人找车”模式,告别“找车难”,实现“车到即走”。大桥珠海口岸将车牌与车位实时绑定。“当网约车停靠后,现场LED屏同步显示车牌号和对应车位号(如“C2区8号 粤C·D*****”),乘客可按编号精准找车。”相关负责人介绍。
乘车引导信息大屏。
同时,现场设有液晶显示屏方便实时查看,还可扫描现场二维码,或关注“港珠澳大桥珠海口岸”微信公众号→选择“口岸服务-网约车乘车位置”查询车辆实时位置。
现场液晶显示屏。
据统计,传统接驳下单到出发平均耗时超10分钟,升级后全程少于5分钟完成找车、上车。
在优化分区设计方面,网约车服务区位于大桥珠海口岸负一层P1停车场,将原上客区由地下停车场主通道迁移至地下停车场C2、C3区,特别设置58个网约车候单车位,及21个快速上客车位,通过动线分流设计,将“即停即走”与“候单停车”分区,避免车辆无序停靠。
网约车服务区。
细节暖心,候车也能“零负担”
大桥珠海口岸网约车服务区不仅追求高效,同时注重旅客的舒适体验。
据了解,现场增设了107㎡乘客等待休息区,和350㎡乘客快速上车区,配备空调、风扇、座椅隔离护栏、乘车提示免费Wi-Fi、充电设备等设施,让等候时光更加舒适从容;现场还设有服务人员及志愿者提供咨询服务,即使是不懂智能手机的旅客也能在他们的协助下轻松搭乘网约车;旅客由入境处到达乘车区之间配备自动人行电梯,行李多,也不怕。
对于首次使用的旅客,服务区提供清晰的“三步指引”:
1、打车时自动定位“港珠澳大桥珠海口岸-负一层P1停车场-C2区C3区上车点”;
2、乘客抵达后于大厅候车,车辆停靠后根据现场屏幕(或手机扫码)将车牌号与车位号对应;
3、根据提示直达车位上车。旅客只需“跟着屏幕走”,即可精准锁定车辆位置。即便遇到突发情况,也可通过电话与司机确认车位号,全程无缝衔接。
智慧口岸,服务湾区民生
自升级改造完成以来,网约车服务区旅客从下单到出发平均耗时缩短至5分钟内,滴滴出行数据显示,口岸用车需求同比上涨45%。服务区通过人车分流设计减少人车交织安全隐患,现场拥堵情况大幅缓解,网约车上客效率和车辆出场效率均提升一倍以上。智慧化管理减少旅客等待时间、降低能源消耗,也彰显了绿色出行理念。
当网约车缓缓停靠在C2区8号车位,电子屏同步显示车牌位置信息,旅客王女士仅用大约5秒便完成“车位锁定”。从大桥珠海口岸起点到湾区旅程任意终点,因科技而变得从容——这正是大桥珠海口岸网约车服务区给出的答案。
截至今年4月27日,经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出入境旅客突破1000万人次,同比增长超过18.9%,刷新口岸自开通以来一年内客流破千万人次的最快纪录。这座世界最长跨海大桥,正以“流动的大湾区”之姿,见证着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加速度。
此次大桥珠海口岸网约车服务区的升级,通过“智慧定位+分区管理+人性设施”三位一体,将网约车接驳效率推向“车到即走”新高度,成为大湾区跨境出行服务标杆。此次项目的落地,不仅是一次交通服务的升级,更是大湾区互联互通的重要实践。未来,大桥珠海口岸将持续以科技之力优化民生服务,让每一位旅客的跨境之旅,从“便捷”走向“极致”。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benliu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