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端新闻客户端4小时前
“妈妈,我不想再做奥数题了,我觉得自己好笨。” 深夜里,9 岁的小宇把笔扔在地上,眼泪砸在满是红叉的练习册上。在 “奥数能提升智商”“学好奥数进名校” 的浪潮中,无数家长带着孩子涌向奥数班,却鲜少有人注意到,那些被强行推上这条赛道的孩子,正在经历怎样的煎熬。他们的 “血泪史”,藏着一个被忽视的真相:不是所有孩子都能在奥数的世界里发光。
对数字毫无感觉的孩子:被符号困住的小画家
“这道题的逻辑链条就像搭积木,你怎么就是弄不懂?” 奥数老师的质问让朵朵低下头,手指无意识地在草稿纸上画着小花。这个在美术课上能画出星空的女孩,面对 “鸡兔同笼”“行程问题” 时,大脑就像被浓雾笼罩。
为了跟上进度,妈妈把她的周末全排满了奥数课。曾经放学后追着蝴蝶跑的身影,变成了在补习班埋头刷题的小小背影。有一次,朵朵在画纸上把 “追及问题” 里的甲乙两车画成了两只流泪的蜗牛,旁边写着:“它们永远也追不上彼此,就像我永远也做不对这些题。” 期末考试,她的数学成绩不升反降,更可怕的是,那个总说 “画画让我开心” 的孩子,再也没主动拿起过画笔。
抗压能力弱的孩子:被排名击垮的 “乖乖女”
“全班只有你还没做出这道题,你就这么不用心吗?” 当老师在奥数班点名批评时,小林的脸瞬间涨得通红。这个在学校里门门功课都中上的女孩,自从被家长逼着学奥数后,就成了班里的 “反面教材”。
每次奥数测试,她都像经历一场酷刑。看到同桌 10 分钟就能解出的题自己半小时都摸不着头绪,看到排名表上自己永远在末尾,她开始整夜失眠,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甚至害怕见到奥数老师。有天早上,小林突然说肚子疼得厉害,送到医院却查不出任何问题,医生悄悄对家长说:“孩子是心理压力太大了,再这样下去会出大问题。” 家长这才惊觉,那个曾经自信开朗的女儿,已经被奥数的排名和比较折磨得失去了光彩。
逻辑思维尚未成熟的孩子:被超前学习摧毁的兴趣
“这道题需要用到初中的方程思想,你怎么就是转不过弯来?” 奥数班老师的话像针一样扎在 7 岁的小航心上。他连乘法口诀都还没记熟,就被妈妈送进了奥数预备班,每天要面对 “用图形表示数字”“复杂的排列组合” 等远超认知水平的题目。
为了让孩子 “开窍”,妈妈买了一堆奥数教材,晚上逼着小航学到十点。有一次,小航做不出题,急得用头撞桌子:“我就是学不会,为什么非要逼我?” 长期的挫败感让他对数学产生了深深的厌恶,原本在课堂上积极举手回答问题的他,现在看到数学老师就躲,考试成绩从 90 多分掉到了及格线边缘。当别的孩子还在享受数字游戏的乐趣时,小航已经把数学和 “痛苦”“煎熬” 画上了等号。
天赋在其他领域的孩子:被奥数耽误的小音乐家
“放弃钢琴课,把时间用来学奥数,这才是对你未来负责。” 爸爸的话让 8 岁的乐乐哭了整整一晚。这个能听着旋律就弹出调子的孩子,对音符的敏感度远超数字,却被家长认为 “学音乐没前途”,强行塞进了奥数班。
奥数班里的乐乐像个局外人,老师讲的解题技巧在他听来就像天书,手指总是不自觉地在桌子上模拟弹琴的动作。半年后,他的奥数成绩毫无起色,原本能熟练弹奏的曲子也忘得差不多了。有天晚上,乐乐在日记本上写道:“我想让钢琴键发出声音,而不是对着奥数题发呆。” 当家长终于意识到问题,带他重回钢琴课时,那个曾经在琴凳上闪闪发光的孩子,眼神里的光芒已经黯淡了许多。
奥数就像一把锋利的剑,能让有天赋、有兴趣的孩子披荆斩棘,却会割伤那些被硬推上前的孩子。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节奏和天赋所在,强迫不适合的孩子学奥数,就像让鱼去爬树、让鸟去游泳,最终只会消耗他们的自信和热情。与其盲目跟风,不如尊重孩子的天性,让喜欢数字的去探索数学的奥秘,让热爱艺术的去描绘世界的美好 —— 毕竟,成长的赛道从来不止一条,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创作挑战赛九期#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benliu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