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端新闻客户端6小时前
能在40多度的三伏天带来寒意的,除了空调还有“行业的一地鸡毛”。
进入暑期旺季,整个旅游行业都在紧锣密鼓的赚钱,但有个企业却给员工放起了“淡季假”。
最近,旅拍行业鼻祖——铂爵旅拍发布了一则《关于婚纱旅拍业务放假的告知书》,通知的核心是:旅拍业务不赚钱,公司压力很大,给你们放个长假。
这则通知被解读为“变相跑路”,瞬间引爆消费者恐慌。
与此同时,铂爵旅拍消费者的维权信息席卷全网,其中“门店关门、被客服拉黑、售后失联、欠薪”等字眼都透露着寒意。
尽管铂爵旅拍发文解释,只是业务调整没有跑路,但从评论区盖楼般的维权信息中能看出:就算铂爵旅拍没有跑路,也已站在信任崩塌的边缘。
回看过去,铂爵旅拍一度风头无两,靠着“明星同款”+“洗脑广告”,把小众旅拍变成了“中产结婚标配”。铂爵旅拍自己也成了资本宠儿,最高估值有25亿。
如今,在行业最热的时候一哥却泼了盆冷水,究其原因是铂爵旅拍,早在出圈时就埋下一颗巨雷。
咆哮式洗脑广告,
捧红的旅拍顶流
“铂爵旅拍!想去哪拍,就去哪拍!”
如果你在过去的五年里逛过商场、坐过电梯、刷过短视频,一定被这句咆哮式广告支配过。男声嘶吼女声尖叫,再配上“想去哪拍就去哪拍”的无限循环,短短 15 秒足以在你大脑中自动播放一整天。
靠着这句广告,铂爵旅拍把自己从厦门一家小影楼,抬进了“旅拍第一股”的候选名单。
尽管这种咆哮式洗脑广告,一度被列入“最令人讨厌”的广告队伍,但它成功把“旅拍”与“铂爵”画上了等号——就像“怕上火”等于王老吉。
如果你以为铂爵旅拍的爆火全靠这几个洗脑广告,那就太天真了。铂爵旅拍能捧红旅拍这个品类,并一度成为行业一哥,最大的杀手锏是其堪称营销大师的创始人许春盛。
许春盛并不是创业新手,在创立铂爵旅拍之前,他曾创立过两家很成功的传统影楼:钟爱一生和蒙娜丽莎。
别看这两家公司都是传统影楼,许春盛却是互联网营销大师,制造话题和洗脑营销的玩法,早就刻进这几家公司的基因里。
你以为铂爵旅拍的洗脑广告是偷师马蜂窝和Boss直聘?殊不知许春盛才是第一批吃螃蟹的人。
从福州的知乎网友那考古可以发现,蒙娜丽莎早期的广告用的也是同样的思路:
“拍得好拍得好,蒙娜丽莎拍得好”
“婚纱摄影哪家强,蒙娜丽莎强强强”
这15秒的广告,每15分钟在公交车、影院播放一次。不到半年时间,蒙娜丽莎就在福州家喻户晓。
2011年许春盛就盯上旅拍的蓝海,创立铂爵旅拍,别人还在棚拍时许春盛就果断转型婚纱旅拍。
就连“铂爵”这个名字都暗含营销哲学,许春盛旅游时无意发现一家叫“伯爵”的地产公司,他感觉伯爵这个名字既高端又朗朗上口,便起了个同音的名字。
铂爵旅拍成立初期,许春盛用上了互联网大佬最爱用的PK营销,来制造话题。他的PK对象是自己的第一个“亲儿子”钟爱一生。
他一边大张旗鼓打PK:“在厦门,婚纱照卖得更好的,不是钟爱一生,而是铂爵,因为铂爵更高端。”一边继续重复“铂爵旅拍,高端”的广告词洗脑。
这招左右手互搏,不仅让钟爱一生的用户知道了铂爵旅拍,也立住了“旅拍”的高端人设。
当大家意识到这两家公司的老板是同一个人时,不得不感慨一句“真高人”。
2019年,中国人像摄影协会给予铂爵旅拍 “中国旅拍创始人” 称号,许春盛也成了“旅拍教父”,当年还获得两轮融资,一时风头无两。
动辄上万的中产旅拍,
藏着两颗定时炸弹
在铂爵旅拍的带头下,旅拍站在婚纱鄙视链顶端,更在全行业掀起一股热潮。
据艾媒咨询报告,2024年有2500多万人次的消费需求,撑起了中国旅拍接近400亿元的新赛道市场规模,预计到2028年中国旅拍需求量,将达到4164.3万人次。在所有旅拍的类别中,婚纱蜜月类仍占据着旅拍市场的“半壁江山”。
行业高速发展,需求量逐年增加,已经是行业一哥的铂爵旅拍为什么就撑不住了呢?
究其根本,婚纱旅拍是一门看似暴利、实则极重的生意,铂爵旅拍的商业模式从诞生之日起就埋下了两颗定时炸弹。
第一颗炸弹:烧钱讨好中产,却干不过路边摊。
为了搞定更多中产,深谙人性的许春盛给铂爵旅拍套了两个光环:明星同款+仪式感刚需。
2019-2023年,铂爵先后冠名《妻子的浪漫旅行》《再见爱人》等7部婚恋综艺,还请来郭碧婷、奚梦瑶、张嘉倪等人做“明星体验官”。
铂爵旅拍趁热打铁,推出“李诞同款”、“郭碧婷钦点”等套餐系列,让想体验一把明星般感觉的新人们心甘情愿奉上钱包。
除了请明星、拍洗脑广告,铂爵旅拍不遗余力地砸钱打造“高端”人设。
2012年,铂爵旅拍就投入8000万在厦门鼓浪屿建了第一个旅拍基地,之后更是不断加码,试图把“大店”变成品牌护城河。
除了厦门,铂爵旅拍在三亚、丽江、大理等热门城市都开了线下门店,巅峰时就连普吉岛、巴厘岛都有门店。
全球112个旅拍基地的模式,在行业兴盛的时候能减少员工差旅成本,一旦消费者减少,租金、人力、设备成本就如同无底洞。
与此同时,很多旅拍夫妻店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企查查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国现存旅拍相关企业已达6341家,其中成立1-3年内的企业占比近45%。
他们大多是扎根于景区的夫妻店,轻资产+高效率+性价比的卖点,每一点都直击铂爵旅拍的痛点。
第二颗炸弹:脆弱的预付款模式,一碰就碎。
在铂爵旅拍的定义里,旅拍不是拍照,是“一生一次的投资”。
既然是投资就有“赌”的成分,这场豪赌中顾客赌的是信任,铂爵旅拍赌的是门槛。
旅拍行业一直是预付款模式,下单付30%定金,拍摄前7天付70%尾款,拍摄后45天交付精修。
这意味着,公司账上常年趴着3-6个月的“无息负债”。2023年铂爵预收账款高达4.7亿元,相当于全年营收的38%。
随着热钱和流量把旅拍门槛打穿,大量非专业玩家带着“极致性价比”的杀招闯入,铂爵旅拍订单锐减,但固定成本就在那摆着。为了自救铂爵旅拍紧急加码新项目,将婚纱旅拍部门资金转移至跟拍、写真部门,导致旅拍业务彻底失血。
铂爵作为头部品牌,既无法控价又没打出差异化,最终陷入欠薪→核心团队流失→服务瘫痪→客户退款挤兑→口碑崩塌的恶性循环。当2024年订单同比下跌40%时,顾客的预付款就已经从“现金奶牛”变成了“兑付黑洞”。
铂爵旅拍前期为了打造高端耗资巨大,后期再不断营销在全球开店,最终资金窟窿越来越大,旅拍业务只能沦为这场无声战争中的炮灰。
拉黑、失联背后,
拼命掩饰的弱点曝光
近两年,结婚率降低和赛道拥挤,都对婚纱旅拍行业造成了巨大影响,但铂爵旅拍失利的真正原因,远不止行业挑战那么简单。
有人觉得是咆哮式洗脑广告的锅,甚至有媒体质疑旅拍重资产这个模式本身就是错的。
但铂爵旅拍骨子里的病,不该只让模式背锅。
如果只是没钱了,铂爵旅拍还有很多方式体面退场,如今却用一种动摇根基的方式关停业务。
售后拉黑顾客、客服失联背后,铂爵旅拍用“风口滤镜”掩盖的弱点逐渐曝光,压垮铂爵旅拍的是销售>管理的玩法,最终导致口碑崩盘。
早在2019年,就有铂爵旅拍的前员工站出来“开撕公司”。一则《坑员工百万元,圈钱上亿,铂爵旅拍你真优秀》的帖子广泛流传。
爆料人称,铂爵旅拍以培训会为名,强制员工卖套餐,每人还要拉到指定目标,不然再每人重罚300-500元,工资卡直接扣。
把员工都当“销售”培养,让很多人苦不堪言。有铂爵旅拍非销售岗的员工分享,很多催单制度都很苛刻:一个月最少三单少一单罚100;团队有人没完成都要加班;业绩不达标就主动扣款;让员工找亲友、熟人推销。
铂爵旅拍管理上的弱点,在这次裁撤旅拍业务时暴露得更彻底。
铂爵旅拍在面临经营难题时选择“弃车保帅”——牺牲旅拍业务、保全写真等现金流更好的板块。业务调整原本无可厚非,但撤退的方式却是遣散所有部门,仅剩下两家门店也是店长自负盈亏。
更关键的是有媒体报道,铂爵旅拍确认欠薪为事实,且公司给出的解决方案是,等融到钱就发工资。
一家公司信任的崩塌一定是从内部而起的,毕竟公司有没有信任度可言,员工比用户更清楚。
除此之外,铂爵旅拍在体验管理上的不重视,也为最近信任崩塌埋下了伏笔。
某购物平台的铂爵旅拍旗舰店显示为“12年老店”,在店铺真实体验分一栏中,店铺总分为4.1分,落后99%同行;服务保障为3.5分,落后99%同行,纠纷率超99%同行。
在知乎、黑猫投诉等平台,位居前列的搜索结果中也有很多差评,其宣传中重点强调的国际大牌礼服、明星御用化妆师、高端服务等卖点,在实际服务中存在严重货不对版的现象。
危机爆发后,很多消费者预付资金无法要回,公司公告称“100%履行已确认档期”,但客服专线停机、门店关停承诺成空谈,连带货主播都有被告的风险。
有人曾把旅拍比作情绪消费中的黄金赛道,但事实证明,光有情绪没有运营,情绪变凉时热钱和用户都会同时离场。
铂爵的故事给所有“营销驱动型”公司提了个醒:在消费退潮的时代,任何把“情绪价值”当杠杆的生意,最终都要用真刀真枪的体验来偿还。
压倒骆驼的从来不是最后一根稻草,而是每一根稻草。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benliu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