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端新闻客户端14小时前
“她是一位社区书法老师,每年入伏之际常感到脸上汗珠滚,身体却跟不上劲儿。
直到今年体检发现血红蛋白和铁蛋白偏低,医生提醒她:大暑不是单纯“输液控水”的节气,而是“气血消耗的峰值时段”,一味清凉可能适得其反。
接下来,她被建议在大暑时节常吃4种补气血的食材,才能真正强体、身体棒。”
提问者的情况揭示一个被忽略的事实:大暑过热不是唯一问题,更关键的是高温使体能消耗高、汗液流失大、食欲下降,气血难以维持。
营养补给若不精准,身体只会越耗越空。所谓“大暑小暑,上蒸下煮”,正是提醒在酷热环境下,既要清爽,又不能“过度清凉”导致气血下垂。
以下从浅到深展开4种补气血食材的详细分析,融合国外研究与独特视角,层层递进,增强文章层次。
首先,红肉与肝脏类食物,如瘦牛羊肉和鸡肝等,富含易于吸收的血红素铁。
这对于大暑时节身体呈现血虚、易疲乏者而言,颇为适宜。
2022年《美国临床营养学》报道指出,每周150克瘦红肉可以将血红蛋白提升8–11%,铁缺乏风险下降约34%。
鸡肝中维生素B12含量高,配合铁的代谢作用强于单一补铁效果;维生素A也支持黏膜保护,减少高温下口腔及胃肠道微炎症。
但红肉易上火,加之大暑高温下体温升高,易加重内热。
因此推荐每日量控制在60–80克,并配合苦瓜、冬瓜等清热蔬菜。
第二道食材是深绿色叶菜+坚果组合,如菠菜+芝麻、羽衣甘蓝+山核桃。
深绿色菜中非血红素铁与维C协同可提升铁吸收率,而芝麻、核桃中微量元素和健康脂肪支持红细胞膜完整。
美国加州大学2021年研究表明:每日65克深绿叶菜+15克坚果组合3个月后,参与者平均血红蛋白上升6%,红细胞均质性改善。
大暑高温易导致肌体代谢应激,抗氧化需求增加,而维C及不饱和脂肪可减轻氧化损伤,支持气血维稳。
第三种食材是红枣+淮山(山药),俗称“气血小甜补”。
红枣含铁量高,每100克约含2.7毫克铁,配合淮山中丰富的黏蛋白和维生素B群,形成补气补血的完整链条。
荷兰营养学追踪显示,连续膳食摄入红枣+山药组合6个月后,血铁蛋白平均提升11%,疲劳感显著缓解。
大暑高温时倘若只吃红枣会造成甜腻,用淮山调和,中和甜性同时增加饱腹感,更适合夏季保持消化功能。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benliu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