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客户端11小时前
平谷区攻坚克难,奋步疾蹄,固定资产投资首次实现“半年过百亿”。平谷区坚持项目为王,压紧加密调度,多措并举,全力推项目、促投资。上半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6.4%,全市排名第3。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已超2022年全年投资水平。
续建项目提速增效
东久新宜平谷智慧城市物流谷项目基本完工
项目位于平谷区马坊镇PG05-0003-J002地块,总用地面积374092.649平方米,建筑规模为934681.27平方米(不含地下面积),建设内容包括仓储用房及配套设施等。该项目已基本完工,即将进行竣工验收。项目建成后将成为亚洲最大的单体物流项目,能够极大加强平谷区马坊物流高地货运仓储能力,为北京各工业企业、电子商务企业提供高质量的仓储服务,赋能仓储基础设施,优化、提升产业供应链能效,为打造首都物流高地贡献中坚力量,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
京东-平谷智能产业园项目施工进入尾声
项目位于平谷区马坊镇03街区,总用地面积236803.69平方米,建筑规模为591857.31平方米(不含地下面积),建设内容包括仓储用房及配套设施等。该项目已完成总工程量的91%。项目充分依托京东自身电商、物流、科技等多领域能力,打造集运营结算、应急保障、仓储分拣、生鲜冷链、城市配送、信息处理、配套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5G综合智能产业园,能够保障首都城市运行,提高居民生活品质,保障首都人民的日常生活需要。
承平高速公路(北京段)工程快速推进
项目南起平谷区东高村镇鲍家庄市界,北至平谷区金海湖镇红石门村市界。路线全长34.8公里,其中京平高速改建段8.1公里,双向八车道;新建段26.7公里,双向六车道。全线设置互通立交6座;改扩建、新建桥梁88座;设置中隧道2处。同步建设服务区、养护工区、监控通信分中心、隧道管理所等附属设施。该项目已完成总工程量的72%。项目的建设可有效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承担六环路过境交通外移功能,减少过境交通对城市副中心影响,强化服务首都功能,为北京市东北部地区增添一条重要的放射性廊道;项目将助力首都物流高地建设,畅通连接天津市、河北省等地的公铁港联运物流通道,进一步加强首都物资供应保障。同时,也将助力周边金海湖、京东大溶洞等景区实现交通快速集散,带动沿线旅游产业发展。
北京轨道交通22号线(平谷线)平谷段加速冲刺
平谷线西起朝阳区东大桥,东至平谷区新城,全长约81.2公里,设22座车站。其中平谷段长20公里,设4座车站:马坊站(高架)、马昌营站(高架)、国农港站(地下)、平谷站(地下)。该项目已完成总工程量的86%,其中马坊站、马昌营站、平谷站主体结构封顶,国农港站正在进行土方施工;高架区间约完成总工程量的85%;地下区间约完成总工程量的60%。该项目是京津冀一体化发展首条跨区域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被列入“轨道上的京津冀”第一条示范线,建成后将方便沿线百万群众出行,有助于打造“京津冀半小时交通圈”、“北京一小时生活圈”;项目建设将有利于平谷承接中心城区经济辐射和产业转移,对高大尚平谷建设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平谷区中医医院“中医药平急两用”医疗综合楼建设工程加快建设
项目位于平谷区平谷镇平翔路6号,新建总建筑面积45527.16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30179.37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15347.79平方米。设置床位600张。该项目已完成总工程量的8%。项目建成后,一方面可以增加平谷区的医疗卫生资源总量,提高区域内中医医疗服务能力;另一方面可以优化医疗资源配置,为居民提供就医环境良好、医疗技术水平较高、公平可及的优质医疗卫生健康服务。此外,项目在提升平谷及周边地区医疗诊治和科研水平、带动医疗卫生服务大发展的同时,能够增强应急状态下整个区域传染病救治能力。
新建项目提质扩能
北京平谷首发城市保供智慧供应链基地开工建设
项目位于平谷区马坊镇03街区PG05-0003-A0008地块。总用地面积186670.83平方米,建筑规模为335110.70平方米(不含地下面积),建设内容包括新建8座高标仓库、1座综合楼、1座门卫房、配套设备平台、汽车盘道及设备房等。该项目于2025年初开工建设,已完成总工程量的17.4%。项目业务领域涵盖民生保供、绿色城配、农副产品及高端食材食品供应链等,是集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为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和现代城市保供智慧供应链基地,将促进交通运输业、商贸业、金融业、信息业和旅游业等多种产业发展,树立全新的城市形象。
北京市平谷区国家农业科技创新港稳步推进
项目位于平谷区新城01街区,总占地约867.7亩,总建筑面积约61万平方米。“一站式青年社区北二区”项目于2025年3月开工建设,已完成总工程量的15%。项目建设将发挥“国字号农大”的责任和使命,重点开展农业领域“卡脖子”技术和农业前沿基础研究,统筹农业领域国家实验室等国家级、省部级重大基础设施平台,汇集一流农业科教人才资源,打造农业新质生产力从原始策源到产业应用推广的全过程完整创新链。
平谷区2024年河道水毁修复工程抢抓工期
项目涉及南独乐河镇、镇罗营镇等6个乡镇,拟对黄松峪石河、将军关石河、鱼子山石河、向阳村山洪沟等9条水毁河道进行修复,修复长度约64公里。建设内容包括河道疏挖平整、河道岸墙修复、河底护砌、拆除重建漫水桥、改建排水管涵等。整体项目已完成总工程量的93%,其中南独乐河镇黄松峪石河、黄松峪乡二标段、三标段已完工。该项目充分考虑“平急两用”使用需求,融入“韧性”理念,增强城市抵御风险能力,项目建成后,将有效恢复河道行洪、道路通行、住房安全等,筑牢群众生活安全保障,更好服务片区产业发展。
农业中关村综合科研中心4号中心全面启动
项目位于平谷区峪口镇,总用地面积约32亩,总建筑规模3.89万平方米,建设内容包括产业试验、技术开发、产业孵化及配套设施等用房。该项目已于2025年2月底开工建设,正在进行土护降及主体工程抗浮锚杆施工。项目依托周边布局的北京农业食品合成生物创新中心、农业微生物创新研究院、综合科研中心2号中心合成生物聚集产业优势,为生物育种、合成生物领域初创企业及新企业提供孵化孵育空间,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下一步,区发展改革委将锚定年度目标,保持工作力度不减、干事劲头不松,聚力攻坚、全力冲刺,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为“十四五”画上圆满句号。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benliu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