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日报客户端12小时前
7月22日上午10时,黄山市徽州区循环经济园内热浪滚滚。在聚能供热有限公司锅炉车间里,环境温度计指针牢牢钉在48℃的位置。程红喜师傅熟练地打开锅炉观察孔,瞬间,900℃的热浪喷涌而出,将他黝黑的面庞映得通红。
“火候要控制在一人高左右,多一分浪费能源,少一分影响供热质量。”程师傅边说边快速合上观察孔。这个看似简单的动作,他每个小时要重复三次,每次都要在扑面而来的热浪中精准判断火势。记者站在一米开外,不到五分钟就汗如雨下,而程师傅和同事们每个班次要在这里坚守八小时。
程红喜浅蓝色的工作服上的“盐霜地图”记录着他的付出。“这衣服每天都能‘长’出二两盐。”程师傅打趣道。
休息室里,十滴水、仁丹等防暑药品整齐摆放。“半天能喝掉半热水瓶,但很少去厕所——都变成汗了。”程师傅说。
在这个“烤箱”车间里,几台工业电扇正卖力运转,吹出的却是带着铁锈味的热风。程师傅的工具箱里,除了工具还备着几条毛巾,轮流擦汗,“毛巾干了就去水龙头那里拧一把。”说完,程师傅又把毛巾搭在了肩膀上。2017年入职至今,这位“驯火师”已与高温共舞九个年头,为园区五家企业保驾护航。
“锅炉工是供热系统的‘心脏守护者’。”公司负责人介绍,他们实行“高温时段错峰作业+15分钟轮休制”。
上午的冰镇西瓜刚到,程师傅就招呼年轻同事先拿:“小伙子代谢快,更需要降温。”他自己则边吃边盯着智能仪表数据,西瓜汁混着汗水滴在自己的记录本上。
当被问及坚守的动力,这位瘦削的老师傅眼神突然亮起来:“我们的工作责任重大,不是谁都能干的,必须时刻观察,确保安全生产。”他布满老茧的手轻抚过控制台,“我们多流一滴汗,企业生产线就多一分稳当。”
正午时分,阳光将车间铁皮屋顶烤得发烫。程师傅又开始了新一轮巡检,背影在热浪中微微晃动,却始终挺拔如松。这个平均年龄50岁的锅炉班组,守护着城市工业脉搏的稳定跳动,也在48℃的“战场”书写着“使命的温度永远高于烈焰”的责任担当。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benliu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