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端新闻客户端07-24 01:20
#创作挑战赛九期# #2025新星计划2期# 平江路的晨光,是从水巷里漫出来的。
青石板路刚被晨露打湿,泛着暗润的光,像一块被岁月磨得发亮的墨玉。白墙黛瓦的影子浸在水里,被摇橹船的“咿呀”声搅碎,又在船尾慢慢拢成完整的模样。船夫戴着斗笠,橹桨在手中轻轻一旋,船便贴着墙根滑过,惊起几只蜻蜓,翅尖点过水面,留下转瞬即逝的圈纹——那是时光在平江路写下的注脚。
沿街的铺子还没全开,木门板一块一块竖着,像等待被翻开的书页。早点摊的蒸笼却已冒起白汽,猪油膏的甜香混着河水的清冽漫过来,勾着早起的人。穿蓝布衫的阿婆提着竹篮走过,篮子里的青菜沾着露水,与擦肩而过的摇橹船撞出一句吴语的问候,软绵得像巷口老槐树的絮。
走在平江路,脚步会不自觉慢下来。不是刻意的放缓,而是被这里的节奏牵着走。看手艺人在竹篾上编出细密的花纹,篾条在指尖翻飞,编完一只篮子的功夫,恰好够听对岸茶馆飘来的三弦响。评弹艺人的吴侬软语裹着茶香漫出窗棂,《玉蜻蜓》的唱段里,有百年前的月色,也有此刻檐角滴落的雨珠——平江路的雨总是细的,打在油纸伞上“沙沙”响,把青石板的缝隙润得更深,也把墙缝里的青苔养得更绿。
水是平江路的魂。两岸的房子一半在岸上,一半浸在水里,窗台离水面不过三尺。有人推开木窗,伸手就能舀起一瓢河水,洗去菜叶上的泥。傍晚时分,灯笼在两岸亮起,暖黄的光掉进水里,被橹桨搅成一片碎金。船娘摇着船经过,哼着不知名的小调,歌声和橹声缠在一起,顺着水流淌向巷子深处。
最动人的是平江路的烟火气。老字号的面馆里,老师傅正用长筷挑起银丝面,红汤里卧着鳝糊,撒一把蒜叶,香气能漫过三座石桥。街角的书场里,茶客们捧着盖碗,听弦索叮咚,有人笑,有人叹,茶喝淡了,故事还没讲完。穿校服的学生背着书包跑过,衣角扫过路边的胭脂铺,风铃“叮铃”一响,惊飞了停在灯笼上的麻雀。
夜渐深时,水巷静了。橹声远了,只剩下偶尔的犬吠和漏出窗缝的评弹余音。石板路在月光下泛着冷光,像一条沉睡的银带,把千年的故事都裹进了梦里。
在这里,不必问时间走了多久。看一眼水巷里的倒影,就知道,平江路的岁月,从来都在自己的节奏里——不慌不忙,却把人间的烟火,酿成了最绵长的滋味。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benliu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