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端新闻客户端07-26 18:35
7月26日,张碧晨工作室在出道11周年纪念日发布动态:"不必回头,也无需多言。继续唱吧,唱给明天、唱给热爱、唱给心里最清澈的那部分自己。"这则简短声明被外界视为对持续数日的《年轮》原唱争议的终极回应,以"四字箴言"划清态度,却暗藏行业规则与法律博弈的深层逻辑。
争议溯源:一场由网红直播引发的"原唱"混战
事件起因于网红"旺仔小乔"7月22日直播中宣称"《年轮》原唱只能是张碧晨",否认汪苏泷的原唱身份。此言论迅速点燃双方粉丝战火,QQ音乐曾短暂移除张碧晨的"原唱"标签,更将矛盾推向高潮。事实上,《年轮》作为《花千骨》主题曲,存在双版本发行惯例:张碧晨女声版于2015年6月15日随剧集上线,汪苏泷男声版则于6月30日以单曲形式发布,两版本均收录于官方原声带,符合OST行业"双原唱"模式。
法律与行业:原唱定义成焦点,版权才是核心
北京市京都律师事务所李泽瑞律师指出,《著作权法》未明确定义"原唱",行业惯例中"首唱即原唱"的说法存在争议。张碧晨方强调其版本首发且传播更广,但汪苏泷作为词曲作者及版权方,拥有是否授权他人演唱的绝对权利。7月25日,汪苏泷方宣布收回《年轮》授权,暂不授权任何演唱;张碧晨方则反击称"依法享有永久演唱权",但出于尊重选择"今后不再演唱"。
沉默的智慧:从对峙到和解的行业启示
张碧晨方"无需多言"的回应,既是对争议的体面收尾,也暗含对音乐产业本质的清醒认知——当法律与行业规则无法完全调和矛盾时,选择回归音乐本身或许是最优解。此次风波暴露出短视频翻唱领域版权意识薄弱的问题,但也推动平台优化标注规则,提醒公众:音乐作品的完整价值属于所有参与者,流量不应切割艺术贡献。
从"双原唱"之争到"无需多言"的沉默,这场风波终以行业规则的完善与创作者尊严的维护落下帷幕。正如张碧晨所言:"唱给明天、唱给热爱",或许这才是音乐最本真的模样。 #创作挑战赛九期#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benliu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