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端新闻客户端9小时前
货比三家
黄宝剑
今天晚上回到家里,情况有变了。
经济的低迷与23线城市的房价让女儿嘀咕起来。计算着每月的开销与收入,今后的十年里会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一分钱掰两半花。
亚历山大!
日常支出加上房贷加上商业保险加上小女儿一年的高三花销四年的大学花销,我一个乡村小学老师如何应付过来?
冷静一下,一身冷汗。
拆东墙补西墙,墙墙有洞;借新债换旧债,债债不清。
啥叫过日子呢?啥叫生活呢?
《平凡的世界》里,孙玉厚老汉大半辈子恓惶着过日子,后来打了翻身仗;孙玉亭一辈子恓惶着。
农村人的日子只要吃饱穿暖、手里有粮心中不慌、略有结余以备不时之需,就从温饱走上小康了。
都奔向市区县城,虽说有了安身之所,可是在那里仍是魂不守舍。
造成了这样一个现象:故乡没有我的安身之地,城市又装不下我的灵魂。肉身与灵魂的脱离,造成了一代人的痛苦。
进城的第二代或者第三代已经没有了老家(故乡)的概念和映像。就像鲁迅先生的《故乡》里说的那样。
有的人用童年影响一生,有的人用一生来治愈童年。
别输在起跑线上,这是一个伪命题,风行一时根深蒂固的伪命题。
很多人为了自己的孩子而进城购房安家,却没有落户。
我的一个发小,大学毕业后落户天津市,今年他的儿子在天津参加高考,716分,被北大录取。试想一下,要是在我们这里,能被北大录取呢?
你选择不了你的出身,你可以为自己的孩子改变命运。
前些年,高考移民有多火!农民的孩子有这样的捷径嚒?
总在讲均衡发展,怎么可能均衡发展?宇宙不守恒定律怎么打破?
等自己存够了钱再去买房,可能又会是一个落空。网上不是爆料么?深圳一哥们,卖掉了自己的住房,出门创业,成功了回来买房,发现原来自己的住房要买回来得多出三倍钱。原来这几年辛辛苦苦挣命换来的钱抵不上房价上涨的速度。何苦来着?!
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雀鸟往亮处飞。
人呐,到底怎样的走势?
随波逐流,人来疯,好不好?
进城,向前进!
日子是一天一天的过,想那么远干啥?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百疏必有一得。
吃一鹾,拨一鹾。
不着急,慢慢来。
再考虑考虑,想个应对之策。购房这件事还是要办的。
对孩子也是个交代,对老婆也是个证明!
呵呵!
嘿嘿!
嘻嘻!
哈哈!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benliu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