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客户端3小时前
夏日特供“水果冰粉”
老字号凉面深受顾客喜爱
从7月20日开始,全国正式入伏,滚滚热浪席卷而来。暑气蒸腾下,不少人没了往日好胃口,吃饭成了“艰难任务”。在西城,响当当的美食坐标——牛街成了人们的开胃密码,麻酱凉面、水果冰粉、带冰碴儿的酸梅汤……这些清凉滋味可千万别错过。
一碗凉面
藏着“夏日限定”
7月22日中午,牛街两侧人潮涌动,各小吃店铺飘出麻辣鲜香,吆喝声、交谈声此起彼伏。洪记小吃店的队伍从各个窗口蜿蜒出去,始终不见短缩。进入室内,堂食区的凉气扑面而来,宽敞的空间里坐得满满当当。俗话说“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游客们会在这份清凉里点一份凉面,歇脚的同时感受老北京市井烟火。
食客王女士带着孩子从河南来北京旅游,他们刚逛完烂缦胡同,到牛街来“解解馋”。王女士点了一份麻酱凉面,一碗羊肉汆面,再加一小碗冰镇的杏仁豆腐,将夏日清凉小套餐稳稳拿捏。记者看到,麻酱凉面用的是筋道的手擀面,琥珀色的麻酱可以厚实地挂住面条,现焯的豇豆还带着脆绿,咬起来咯吱响,黄瓜丝切得细如棉线。王女士拿起筷子轻轻一拌,麻酱的醇厚、蔬菜的清爽混着面香直冲鼻腔。
“在这大汗淋漓的中午,一碗凉面下肚,既能填饱肚子,又让人神清气爽。”王女士夹起一筷子送进嘴里,面条滑溜筋道,麻酱咸香中带着点微甜,她又舀了勺杏仁豆腐,杏仁香混着桂花蜜的清甜滑进喉咙,浇灭了胃里最后一点火气。“浑身的燥热都被抚平了,比喝冰汽水还舒坦。”
5块钱的酸梅汤
成爆款“消暑搭子”
吃罢主食,喝一杯酸梅汤是再好不过的选择了。洪记门口的队伍还没散去,斜对面的“兴顺斋·暖拾”已被围得水泄不通,窗口“带冰碴的酸梅汤”海报十分抢眼,5块钱一杯的酸梅汤成了街头爆款。
“您拿好!”工作人员手不停往透明杯里盛汤,杯壁转眼就凝上了白雾,“很多顾客都是冲着我们店里的酸梅汤过来的,一杯500毫升,实打实的乌梅山楂熬的,清凉解暑又实惠,经常晚上8点不到就卖完了。”工作人员一边忙活着一边说道。
大学生小魏刚从队伍里挤出来,手里的酸梅汤还冒着凉气,只见他“咕咚咕咚”猛灌两大口,瞬间暑气全无。“酸梅汤还带冰碴儿,我也是头一次见,光看着就很解渴,喝下去更是酸甜过瘾。”小魏满足地说道。
顺着牛街再往南走,聚宝源门前的档位更是热闹非凡,队伍排了五六米长。记者注意到,这里几乎每人手里都提着一个盛得满满当当的水果桶,种类可达七八种。原来,这是聚宝源今夏新推出的“水果冰粉”。窗前,工作人员忙得不可开交,他们将芒果、火龙果、西瓜、百香果、爆爆珠等食材逐一塞到杯子里,五颜六色的果肉与晶莹剔透的冰粉相映成趣,再浇上一勺酸甜的糖水,让人看得口水直流。排在后面的顾客迫不及待地踮脚张望,盼着快点拿到这份清凉。
此外,聚宝源还推出了“和合牛街”文创雪糕,洪记推出了花茶冰淇淋、兔儿椰饮品,兴顺斋推出了金银花柚子茶、女神气血茶等。牛街的老字号们仿佛展开了一场清凉创意比拼,各式解暑美味轮番登场,整条街都飘着甜丝丝、凉沁沁的气息。这个盛夏,不妨带着家人来到牛街,在人声鼎沸里尝遍美食,感受舌尖上的鲜活滋味。
记者张怡飒文 姜灏摄
三伏天饮食小贴士
1.三伏天适合吃什么?
三伏天一般需要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清热利湿的食物、富含水分的食物、富含蛋白质的食物等。
如凉面淋上麻酱搭配黄瓜丝,清爽开胃;绿豆汤熬至沙沙糯糯,加几颗冰糖,既能解渴又可祛暑;冬瓜虾仁汤清淡鲜美,兼具利尿消肿功效;鸡蛋羹嫩滑易嚼,搭配杂粮粥,能补充营养且不加重肠胃负担;西瓜、哈密瓜等瓜果水分充足,同样适合盛夏食用。
2.三伏天饮用冷饮的最佳时间是何时?
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也要遵循时令规律,顺应三伏天阳气旺盛的特点,切忌过于贪凉。
饮用冷饮建议选择中午至下午3点,此时人体阳气旺盛,饮用冷饮对身体的刺激较小。
具体场景建议
饭后间隔:饭后30分钟至1小时饮用,避免空腹或饱餐后立即摄入。
午睡后:可于午睡醒来后适量饮用。
运动后:避免立即饮用,建议休息30分钟后饮用温水,待体温平稳后再少量摄入冷饮。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benliu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