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闻客户端2小时前
三秦都市报-秦闻讯(记者 文晨 通讯员 夏春春)近日,汉中市宁强县人民法院大安中心人民法庭成功化解了一起离婚纠纷案件,并在判决之后向当事人释疑解惑,督促当事人及时履行判决内容,切实保障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实现“案结事了人和”的良好效果。
原告王某与被告李某结婚二十余年,婚后共同抚育两个女儿,并协力修建了家庭住房。近年来,双方因生活琐事屡生矛盾,导致分居生活已达三年。如今,原告第二次以夫妻感情确已破裂为由向本院提起离婚诉讼,并主张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案件受理后,法官决定先尝试通过调解的方式化解矛盾,但经多次调解,双方未能达成一致意见。最终法院判决准予离婚;共同存款各分得一半50000元;房屋归李某所有,李某给予王某房屋折价款30000元。
宣判后,双方当事人对判决结果均表现出较大意见,情绪颇为激动。原告认为自己在婚姻中付出了诸多心血,判决房屋折价款项金额过低,法院没有充分考虑到自己对家庭的贡献和应得的权益;被告则对共同存款各得一半心存抵触,觉得自己在家庭经济支出中承担了更多压力,不应与原告平分存款。双方各执一词,矛盾有进一步激化的可能。
面对这一棘手局面,办案法官积极与原、被告进行沟通,开展释疑解惑工作,耐心向双方当事人解读判决的依据和理由。房屋折价金额是根据案涉房屋位置、结构、面积以及修建成本,并结合农村房屋交易现状等情况综合确定;而存款的分配金额则是根据原、被告提交的证据以及双方当庭陈述确定,并由双方平均分割。在法官深入浅出、不厌其烦的释法明理下,原、被告双方情绪逐渐平复,意识到判决是法院经过综合、慎重考量的结果,符合法律规定和公平原则。最终,双方都愿意接受判决结果,息诉服判。
为避免案件进入强制执行程序,判决生效后承办法官继续主动联系被告李某,告知其履行法律义务的重要性及拒不履行的后果,督促其主动履行,避免矛盾再度升级。现被告李某已主动履行全部法律义务,该起离婚案件终于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判决不是终点,兑现权益才是关键。宁强法院将继续通过强化调解、开展判后释疑、督促履行等举措,促使当事人主动履行,从源头减少案件执行,使当事人权益及时得到兑现。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benliu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