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客户端6小时前
在云南楚雄,我国科研团队发现了新的恐龙化石地点,发掘出了蜥脚型类恐龙化石,建立新属种“吴氏武定龙”,并将我国的恐龙动物群起源追溯至早侏罗世最早期。
早期分化蜥脚型类恐龙是地球上最早出现的恐龙类群之一,起源于晚三叠世早期,至早侏罗世末灭绝,其中的一支演化为体型庞大的蜥脚类恐龙。此前,在我国早期分化蜥脚型类的研究中,云南禄丰及周边地区是发现属种和标本数量最多的区域,禄丰恐龙动物群也被认为是我国已发现时代最早的恐龙动物群。
此次在云南楚雄武定县万德镇的下侏罗统鱼坝村组,中国科学院古脊椎所和云南省禄丰市恐龙化石保护研究中心组成联合考察队,发现了一处新的恐龙化石地点。这一新发现将我国的恐龙动物群起源追溯到了更古老的早侏罗世最早期。
吴氏武定龙是在该点位发现的第一件蜥脚型类恐龙材料,也是迄今在东亚发现的时代最早蜥脚型类恐龙。中国科学院古脊椎所研究员尤海鲁团队联合多家单位研究发现,与我国已命名的早侏罗世蜥脚型类恐龙相比,吴氏武定龙的体型明显更小,且骨骼形态有更“原始”的特征,如牙釉质较光滑、肩胛骨纤细等。化石材料的前肢形态特征说明,它更可能是一种两足行走的恐龙。
系统发育分析结果同样支持,吴氏武定龙是当前东亚地区最早分化的蜥脚型类恐龙。综合此前的相关研究进展,我国西南地区的早侏罗世蜥脚型类恐龙动物群,是世界同时期范围内属种分化程度最高、形态分异最明显的动物群之一。
最近,相关研究成果已在国际期刊《科学报告》发表。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benliu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