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端新闻客户端11小时前
暑假本应是孩子们尽情撒欢的时光,可对于眼睛来说,却可能是一场 “危机四伏” 的挑战。眼科门诊数据显示,每年暑假过后,近 80% 的近视学生度数会出现不同程度增长,平均增幅达 50-75 度,个别孩子甚至能飙升 200 度 。当孩子出现以下 3 个信号时,家长们可要注意了,这是眼睛在拉响 “警报”。
信号一:看东西 “凑太近”,眼睛进入 “紧急调节”
刚上三年级的浩浩,暑假天天窝在沙发追剧,没几天妈妈就发现他看电视时,脑袋离屏幕越来越近,写作业也开始趴在桌上,眼睛几乎要贴到书本上。其实,这是孩子视力下降的典型表现。正常情况下,眼睛能轻松对焦远处物体,但当近视来袭,远处景象变得模糊,为了看清,孩子只能本能地拉近物体与眼睛的距离。此时,眼睛内部的睫状肌持续紧绷,晶状体也被迫变凸,就像一台过度运转的机器,长时间处于这种 “紧急调节” 状态,不仅容易催生假性近视,长此以往,还会加速真性近视的进程 。
暑假里,孩子脱离了学校规律的用眼节奏,电子产品使用时间大幅增加。据统计,假期儿童青少年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长,相比平时翻了一番,连续近距离用眼超 2 小时,近视发病率会骤增 1.5 倍,用眼距离低于 33 厘米,发病率更是猛涨 2.5 倍 。眼睛长时间聚焦近处,得不到放松,自然就容易 “罢工”。
信号二:频繁 “眯眼、皱眉、拉扯眼角”,试图 “手动调焦”
7 岁的悠悠最近养成个怪习惯,看东西时总不自觉眯着眼,还经常皱着眉、拉扯眼角。家长起初以为是孩子调皮,可带去检查才发现,视力已经下降到 0.6。原来,轻度近视的孩子,会通过这些小动作来改善视力。眯眼能减少光线散射,让成像更清晰;皱眉可辅助眼部肌肉调节;拉扯眼角则能短暂改变角膜形态,优化屈光状态 。但这些 “手动调焦” 的行为,只是治标不治本,长期如此,不仅无法真正提升视力,还会加重眼部肌肉负担,进一步损害眼睛健康。
暑期户外活动减少,也是导致这一现象频发的原因。自然光下,眼睛能分泌多巴胺,抑制眼轴增长,预防近视。可暑假一到,烈日炎炎,孩子们大多躲在室内,接触阳光的时间大幅缩水。数据表明,城市儿童因户外活动不足,近视概率比农村儿童高出 2.6 倍 ,眼睛缺乏阳光滋养,又长期在室内近距离用眼,视力自然每况愈下。
信号三:“揉眼、眨眼” 成常态,眼睛 “疲惫抗议”
5 岁的轩轩暑假迷上了玩平板游戏,最近妈妈发现他总是频繁揉眼、眨眼,起初以为是进了异物,可仔细查看又没有异常。带到医院检查,医生诊断为视疲劳引发的习惯性眨眼,且伴有轻度近视。当孩子近视后,看东西模糊不清,眼睛容易产生干涩、酸胀等不适感,就会通过揉眼、眨眼来缓解 。但反复揉眼,可能会损伤眼表组织,加重近视与散光问题。
暑假作息不规律,也是伤害眼睛的 “隐形杀手”。眼轴增长遵循生物节律,白天快、夜间慢,可很多孩子暑假熬夜打游戏、追剧,日夜颠倒,生物钟被打乱,眼轴增长失控,近视度数也就跟着 “一路狂飙” 。
一旦发现孩子出现上述信号,家长千万别掉以轻心,应尽快带孩子前往专业眼科机构检查,区分真性近视与假性近视,及时干预。日常生活中,也要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用眼习惯:遵循 “20-20-20 法则”,近距离用眼 20 分钟,眺望 20 英尺(约 6 米)外远方 20 秒;保持正确读写姿势,做到 “一拳一尺一寸” 。同时,每天保证 2 小时以上户外活动,沐浴阳光,让眼睛充分 “放松充电”。只有这样,才能帮孩子在暑假守住视力防线,远离近视困扰。#创作挑战赛九期#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benliu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