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10小时前
日前,东莞市生态环境局松山湖分局发布了《东莞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24年度环境状况与管理情况评估报告》(以下简称《报告1》),以及《东莞生态产业园2024年度环境状况与管理情况评估报告》(以下简称《报告2》)。
据了解,2024年,松木山水库总磷出现超标、松木山水氨氮出现超标,水质都未达到水环境功能规划要求;东引运河-樟村断面水质在4-9月未达到Ⅳ类目标水质要求,其余月份达标。此外,松山湖高新区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1.9%,较上一年同期上升0.3%;生态园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2.7%,较上一年同比上升1.3%。
松山湖。南都N视频记者 莫晓东 摄
01
地表水环境质量
松山湖高新区:
松木山水库总磷超标,松木山水氨氮超标
根据《报告1》,东莞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现管理东莞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原“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及东莞生态产业园两个省级以上工业园区,《报告1》的评估范围为东莞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规划控制面积58.03平方公里。
《报告1》称,松山湖高新区主要地表水资源有松木山水及松木山水库,松木山水库是东莞一座中型水库。
为了解园区地表水环境状况,本次评估引用了2021-2024年松木山水库及松木山水的水质常规监测数据。松木山水库布设6个采样点,松木山水布设1个采样点;监测指标包括:溶解氧、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共4项。
根据《广东省地表水功能区划》(粤环〔2011〕14 号),松木山水及松木山水库均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其中,松木山水库总磷指标采用湖泊水库特定项目标准值。
根据监测数据,2024年,松木山水库总磷出现超标(评价标准值为≤0.05mg/L,松木山水库监测值为0.06mg/L),松木山水氨氮出现超标(评价标准值为≤1.0mg/L,松木山水监测值为1.59mg/L);松木山水、松木山水库的水质未达到水环境功能规划要求。
“虽松木山水和松木山水库水质未达功能规划要求,但整体保持稳定。”《报告1》称,建议以“三水”统筹为核心,加大对松木山水和松木山水库的治理投入。一方面,持续推进污水处理厂提质增效,优化污水处理工艺,提高污水处理能力和标准,确保尾水稳定达标排放。另一方面,加强美丽河湖建设和水生态修复工作,通过生态补水、湿地建设等措施,增强水体自净能力,改善水生态系统,逐步提升地表水环境质量,使其达到功能规划要求。
生态园:
去年4-9月,东引运河-樟村断面水质未达标
根据《报告2》,2014年12月,东莞生态产业园区(以下简称“生态园”)并入东莞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实行统筹发展。《报告2》的评估范围为生态园规划控制面积30.54平方公里。
生态园位于东江水系东引运河寒溪河流域。为了解生态园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本次评估采用国控地表水监测断面“东引运河-樟村”水质监测数据来进行评价。东引运河水质功能为工农排水,水质目标为Ⅳ类。
根据监测数据,2024年,东引运河-樟村断面水质在4-9月未达到Ⅳ类目标水质要求(4-9月监测值均为V类),其余月份达标。因此,生态园的地表水环境质量未达到水环境功能区规划的要求。
02
大气环境质量
松山湖高新区:
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1.9%,较上年上升0.3%
在大气环境质量方面,根据六项常规监测指标(SO2、NO2、O3、CO、PM10、PM2.5)监测数据进行分析。
根据《报告1》,2024年,松山湖高新区六项环境空气污染物基本项目均符合环境空气质量二类区标准,因此其环境空气质量判定为达标区。
此外,2024年松山湖高新区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有效监测天数共357天,空气质量指数(AQI)在20-154之间;其中,指数级别为一级(优)的天数为186天,二级(良)的天数为142天,三级(轻度污染)的天数为28天,四级(中度污染)的天数为1天,优良天数合计328天,优良率 91.9%,较上一年同期上升0.3%,大气环境质量稳中向好。
生态园:
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2.7%,较上一年上升1.3%
根据《报告2》,2024年,生态园六项环境空气污染物基本项目均符合环境空气质量二类区标准,因此,其环境空气质量判定为达标区。
具体而言,2024年,生态园有效监测天数共354天,空气质量指数(AQI)在18-155 之间,其中指数级别为一级(优)的天数为205 天,二级(良)的天数为123 天,三级(轻度污染)的天数为25天,四级(中度污染)的天数为1天,优良天数合计328天,优良率92.7%,较上一年(91.4%)同比上升1.3%,大气环境质量稳步改善。
03
污染源现状调查
松山湖高新区:
去年产生一般工业固废8.8万余吨,废塑料占近1/4
《报告1》称,截至2024年,松山湖高新区共有排污单位306家,共涉及32个行业类别,均申请取得排污许可证或履行排污登记手续。其中,数量最多的是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共60家,占比19.6%。
在工业污染源污染物排放方面,截至2024年底,园区共有重点管理、简化管理工业企业33家。
2024年,这33家重点管理及简化管理工业企业各类大气污染物实际排放量为:颗粒物17.1267吨/年,氮氧化物16.6709吨/年,二氧化硫1.2660吨/年,挥发性有机物45.7044吨/年;各类水污染物实际排放量为:化学需氧量67.4367吨/年,总氮6.7717吨/年,氨氮1.1525吨/年,总磷0.3274吨/年。
在工业固体废物方面,园区企业2024年共产生危险废物15112.71吨,均交由资质单位处理,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其中,产生量前三的种类分别为:其他废物4726.58吨(占比31.28%)、表面处理废物3438.37吨(占比22.57%)、废酸 2690.22吨(占比17.80%)。
此外,2024年产生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种类共9类27种,合计88403.71吨,均交由资质单位处理,同样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其中,产生量排名前三种为:废塑料21903.36吨(占比24.78%)、废纸14837.1吨(占比16.78%)、污水污泥10420.09吨(占比11.79%)。
污水处理厂尾水排放对外界环境影响不大
根据《报告1》,松山湖高新区的排水体制采用雨污分流制,生产和生活污水分别经园区不同的污水处理厂处理后达标排放。北区、西区、中心区的污水经污水管道收集后排至东莞市松山湖北部污水处理厂处理后达标排放,南区的污水经污水管道收集后排至东莞市大朗松山湖南部污水处理厂处理后达标排放。
目前,松山湖高新区辖区内有1个城市污水处理厂,分两期建设,分别为东莞市松山湖北部污水处理厂一期(含提标)、二期。
根据数据统计,2024年,园区内的东莞市松山湖北部污水处理厂一期(含提标)、二期出水pH、化学需氧量、总氮、氨氮、总磷等污染物监测指标均达标,总的来说,集中污水处理设施尾水排放对外界环境影响不大。
《报告1》称,总体来说,2024年,松山湖高新区在生态环境建设与管理方面成效显著,生态环境质量稳步提升,环境安全稳定可控。
生态园:
去年产生一般工业固废3万余吨,过半是污水污泥
根据《报告2》,截至2024年,生态园共有排污单位62家,共涉及18个行业,均申请取得排污许可证或履行排污登记手续。截至2024年底,园区共有重点管理、简化管理工业企业10家。
2024年,生态园10家重点管理及简化管理工业企业各类大气污染物实际排放量为:颗粒物6.5184吨/年,氮氧化物10.3514吨/年,二氧化硫0.7768吨/年,挥发性有机物21.4904吨/年;各类水污染物实际排放量为:化学需氧量8.7949吨/年,总氮1.9091吨/年,氨氮0.2203吨/年,总磷0.0395吨/年。
在工业固体废物方面,生态园企业2024年共产生危险废物4429.91吨,均交由资质单位处理。其中,产生量前三的种类是:表面处理废物2306.48吨(占比52.07%),油/水、烃/水混合物或乳化液672.95吨(占比15.19%),其他废物556.44吨(占比12.56%)。
此外,产生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种类共7类17种,合计30241.27吨,均交由资质单位处理,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其中,产生量排名前三种为:污水污泥16632.71吨(占比55.00%)、废有色金属6675.9吨(占比22.08%)、废钢铁1628.83吨(占比5.39%)。
此外,生态园的排水体制采用雨污分流制,生活污水和企业生产废水经南畲朗污水处理厂处理后达标排放。据统计,2024年南畲朗污水处理厂出水的 pH、化学需氧量、总氮、氨氮、总磷等污染物监测指标均达标;总的来说,集中污水处理设施尾水排放对外界环境影响不大。
《报告2》称,2024年,生态园生态环境质量总体呈现稳步提升态势,环境安全形势稳定可控。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田玲玲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benliu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