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客户端19小时前
脑卒中是对人类危害最大的疾病之一,俗称“中风”,是颅内血管的阻塞或者破裂出血,即脑梗死或脑出血,轻者终身残疾,重者危及生命,它来势汹汹,给患者和家庭带来无尽的痛苦。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变,目前脑卒中的发病年龄已不局限于老年人,很多青壮年也加入了脑卒中的患者行列,因此需要整个社会积极关注。其中,缺血性脑血管病,也就是我们日常所说的脑梗死占到了整个脑卒中发病人数的80%。
如何识别脑卒中?
目前国际上大多数采用FAST识别法进行自测,方便大众在家中进行简便快速的识别。“F”(face)指脸,对镜观察面部是否出现歪斜,一侧脸部下垂,也可以做微笑或者示齿的动作进行测试;“A”(arm)指手臂,看是否存在一侧手臂无法抬起,或者试着平举观察是否有一侧手臂很快下落,我们也可拓展到整个肢体活动,包括能否独立行走,是否有一侧肢体抬起费力行走拖曳或走路时向一侧倾斜;“S”(speach)指语言,观察是否无法说话,或者回答问题时词不达意;“T”(time)指时间,如果发现以上问题时,应该立即呼叫救护车或自行赶往就近医院。可疑脑卒中的患者进入医院后,则进入脑卒中急救绿色通道。
什么是脑卒中急救绿色通道?
脑卒中急救绿色通道是指在具有卒中救治能力的医院,在急诊所建立的多个科室协同合作的脑卒中急救绿色通道,目的在于尽可能地缩短脑卒中就诊、检查、诊断、治疗的时间,通过绿色通道的全程管理真正实现“时间就是大脑,时间就是生命”的理念,争取更好的治疗效果。这个协同合作的团队包括急诊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神经介入科、影像科、药剂科、护理团队等相关科室,是一个复杂的多科联动的体系。
绿色通道有两个关键环节
1、快速确诊环节:当可疑脑卒中的患者来到医院急诊,会有专门的医护进行问诊、查体,并陪同完善头颅CT检查,明确是否为脑卒中以及其严重程度。
2、确定治疗方案环节:如果确定的发病时间在黄金4.5小时内,头颅CT无出血,无静脉溶栓禁忌症,则可以进行静脉溶栓治疗,尽快开通阻塞血管,实现缺血脑组织的再灌注治疗,如果存在大血管闭塞,还可以同时进行血管内取栓治疗,目的就是尽快、尽可能地挽救濒临死亡的脑组织,恢复脑神经功能,减少残疾的发生。
什么是脑卒中全程管理?
脑卒中的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院前识别、急诊急救、住院管理、出院随访管理,要做好每一个阶段的管理,才能从根本上减少脑卒中的复发。
院前识别是要加强宣教,提高人们的识别能力,尽快及时到达具备脑卒中急救治疗的医疗机构。
急诊急救是要加强医疗机构的绿色通道管理,理顺急救流程,快速确诊并给予最恰当合理的治疗。
住院管理是脑卒中患者在急救机构得到及时救治后进入住院病房,进行规范化治疗及语言、肢体、认知等方面的康复训练,尽可能地减少功能残疾,同时要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必要时做好心理疏导。
出院随访管理是脑卒中患者出院后要做好随访计划,针对危险因素进行积极控制,定期随诊进行药物调整,并针对患者以往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加以指导,做好二级预防,避免卒中的复发。
我国脑卒中的发病率目前还在逐年攀升,是一个需要全民关注的健康问题,让我们不断完善全程管理,做好脑卒中的防控。
来源:应急总医院
供稿:神经内科
作者:任歆
审核:周卫东
编辑:莫鹏
监制:彭雪征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benliu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