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新闻客户端21小时前
7月30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征程上的奋斗者”中外记者见面会法院系统代表专场。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人民法院北滘人民法庭副庭长李海龙去年3月被选派至西藏自治区墨脱县人民法院挂职,成为首位奔赴墨脱县的援藏法官。
▲李海龙。郑亮 摄
援藏期间,李海龙和同事翻山越岭走遍了分散于深山的七乡一镇、44个村(居),为藏族、门巴族、珞巴族等各族群众开展普法宣传、巡回调解、上门立案、文书送达等工作。他为自己取了“达瓦嘉措”的藏族名字——“达瓦”是月亮,“嘉措”是大海,寓意“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从沿海地区带来的工作经验如何在边疆地区落地?2024年,墨脱法院被确定为首批相对薄弱法院,李海龙主动领下了审判质效“脱薄”的军令状,在顺德法院执行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西藏交通不便、小标的案件执行成本较高的实际情况,总结出了一套“审执一体调解工作法”,被同行称为小标的执行案件的“锦囊妙计”。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墨脱法院被上级法院改判和发回重审的案件数下降了76.2%,上诉率也下降了9.87个百分点。
去年李海龙向自治区三级法院执行干警分享执行经验和工作心得时,有一名干警提出了夫妻共同财产分割的难题:如何公平分配一群牦牛?李海龙说,这个问题他也没碰到过,但是他提出:用抛硬币的方式来确定挑选的次序,轮流由当事人每次挑选一头其心仪的牦牛,既公平公正,又降低了执行成本。
这几年,墨脱的旅游业高速发展,游客量激增,随之而来的旅游矛盾纠纷也增多了。去年5月,墨脱法院专门成立了旅游巡回法庭。李海龙介绍,旅游巡回法庭会把巡回过程中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告诉商家们,例如民宿阳台的花盆摆放不稳、店铺的道路湿滑等。
“每当回想起‘送法下乡’时门巴族奶奶将热腾腾的酥油茶递到我手中,回想起墨脱法院的同事们振臂欢呼,庆贺墨脱法院被评为全区优秀法院,我都由衷感到:参与援藏是我一生之幸!”李海龙说。
红星新闻记者 胡伊文 北京报道
编辑 潘莉 责编 邓旆光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benliu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