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新闻客户端17小时前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汪彤 通讯员 吴滕钰
“滴滴滴……滴滴滴……”7月15日11点半,英山县金铺镇金铺镇龙潭河村,湖北志顺茶业股份有限公司办公楼,一阵急促警报声响起。声音来自一楼茶业数据驾驶舱大屏,一连串数字和提示文字闪烁不停:”005、006、007、008地块土壤含水量72%,临近缺水阈值,建议开启喷灌一小时“。
“快,打开喷灌阀门。”公司总经理黄志江立刻发出指令,旁边技术员点击鼠标,大屏显示实时画面:几十个分布在茶园间喷灌头同时打开,水流均匀地喷洒到每株茶树上。
“这家伙聪明得很,我们现在都是听它派活。”种茶20多年的老把式黄志江指着大屏打趣道。
茶叶受天气影响大,即便有经验的农户也难保不失手。去年志顺茶业斥资一百万元对茶园200多套硬件设备进行数字化升级,新建数字化管理平台,应用5G、物联网、大数据、云服务等新技术,实现茶叶生产全过程标准化和智能化监管。
茶园建有茶叶四情监测站,是整座茶园中枢系统。高清摄像头、气象观测站等智能设备布设田间,监测虫情、气象、墒情、苗情等四项数据。
黄志江打开手机管理平台,只见1800亩茶园被分成128个方块,点开每个方块,每棵茶树长势清晰可见,每块茶园的风速、光照、温度、害虫图像、土壤地力、温湿度等几十项实时数据一目了然。
以前茶园监测设备独立工作,工人拿到监测数据,如土壤含水量、病虫害测报,再来判断怎么补水、怎么打虫。这么多数据,有时看不过来、没有发挥作用。现在不同了,技术研发团队前期投喂各类茶叶种植技术、标准等文本资料,设定茶树理想生长的各类环境参数阈值,运用算法,设计数据库,在数据驾驶舱建立茶树生长大模型。各类传感器集群将茶园的温度、湿度、地力、光照等数据反馈到数据驾驶舱后,AI大模型经过数据对比分析,即可自动形成应对方案。
今年3月是茶园管理关键时期,雨水偏少。数据驾驶舱通过环境监测、提前预警,制定灌溉方案,精确到每块田的灌溉时间、灌溉量。哪块地发生虫害、哪棵茶树长势不健康,立刻锁定点位,提出防治建议。公司五名没有农学经验的技术人员,严格执行系统指令,保证茶园正常运营,节省人工管护成本3万多元。“我们管护的春茶中,品质最好的能卖到1000元一斤!”技术人员汪浩澜骄傲地说。
黄志江相信,未来随着数据驾驶舱汇总采集到的数据越来越丰富,就能够应对越来越复杂的生产难题,决策也将越来越精准。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benliu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