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客户端20小时前
应县木塔前,“摇”起了DJ。据报道,2025年木塔景区暑期消夏文化活动正在举办,一个名为“阿东大舞台”的才艺大比拼活动,每晚DJ声等各种音乐不断。有市民投诉称DJ声不仅扰民,还担心引发共振,对木塔造成影响。应县文旅局答复称,演出经过申报,舞台搭建在应县木塔保护范围外。
应县木塔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最高大的全木结构楼阁式建筑。千年以来,历经多次地震仍保存完好,但完全依靠榫卯连接的木塔已持续倾斜。考虑到木塔极高的文物价值,任何可能影响其安全的活动,都牵动社会关注神经。
据报道,“阿东大舞台”搭在景区东门入口处,目测距离应县木塔不足百米。当地居民反映,有节奏的DJ声在现场引发了共振现象,“地面都在抖”,担心波及本就倾斜的木塔安全,希望引起文旅部门的重视。为了吸引游客,木塔周边区域不是不能举办大型活动,但是,既然有居民和游客反映现场DJ可能产生共振进而影响木塔安全,理应尽快进行专业论证与科学评估。木塔景区消夏文化活动将持续到10月15日,一丝一毫的风险隐患,都不能留在木塔周边。重新审视商业活动的细节和流程是否规范、有无可待优化之处,才是负责任的态度。
即便舞台上的DJ声不会产生共振现象,当地文旅部门也要听懂市民和游客投诉的弦外之音。所有对木塔文物安全的关心,都是对木塔平安的期待;所有对舞台“高音”的投诉,拷问的都是文旅“卷”人与文物保护如何更好平衡。近年来,包括文保单位在内的不少景区,为了招揽游客、提升游客消费体验,在景区门外搭台表演、开发创新互动项目等。有的表演或陷入与景区调性不搭、不伦不类的争议,有的因用钢钉固定充气装置而被指破坏古城风貌。类似案例,折射出部分地方发展文旅的急功近利之心。文旅产业再“卷”,也不能以破坏景区整体风貌、威胁文物安全为代价。
应县木塔需要的“共鸣”,不是DJ舞台音乐引发的物理共振,而是文物保护、文化传承与文旅发展的协奏曲。慎重一些,总是没错。更多地方需要引以为戒,多些保护为先的责任自觉,多些因地制宜的管理智慧。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benliu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