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端新闻客户端22小时前
#创作挑战赛九期# #2025新星计划2期# 当西伯利亚的寒流掠过东北大地,牡丹江双峰林场的雪乡便成了被冰雪亲吻的童话世界。这里的冬天,雪是绝对的主角——它覆盖屋顶成蘑菇状的雪檐,堆满枝头似棉花糖的雪挂,铺展大地如无垠的白毯,把寻常的村落变成了安徒生笔下的梦境,让每一个踏雪而来的人,都忍不住惊叹:原来冬天可以这样纯粹而热烈。
雪的雕塑:大自然的冬日杰作
雪乡的雪,是有“形状”的。受独特气候影响,这里的雪质黏软,落在屋顶上不会轻易滑落,反而层层堆叠,形成一个个圆滚滚的“雪蘑菇”“雪蛋糕”。民居的木棱房被雪包裹,屋檐下的积雪垂成半透明的冰挂,与下方鼓起的雪檐呼应,像奶油裱花的蛋糕,又似童话里小矮人的蘑菇屋。清晨阳光斜照时,雪檐的边缘泛着金边,冰挂折射出细碎的光,连空气里都飘着甜丝丝的气息。
走进雪乡的街巷,仿佛闯入雪的迷宫。两旁的红灯笼在白雪映衬下格外鲜艳,灯笼穗上积着蓬松的雪,风一吹,红与白轻轻摇曳,成了冬日里最热烈的配色。树枝被雪压弯了腰,有的像张开的鹿角,有的似低垂的天鹅颈,偶尔有松鼠从雪堆里窜出,留下一串小巧的脚印,转瞬又消失在银装素裹的林子里。最妙的是傍晚,家家户户亮起暖黄的灯光,透过积雪覆盖的窗棂洒出来,在雪地上晕开一片温柔的光晕,让人想起童年故事里“屋里有火炉,窗外有雪光”的温暖场景。
冰雪狂欢:冬天里的热辣活力
雪乡的冬天,从不缺热闹。虽然气温常低至零下三十度,但街头巷尾的活力能驱散所有寒意。滑雪爱好者在亚布力滑雪场的雪道上飞驰,雪沫飞溅,笑声与风声交织;孩子们在雪地里打滚、堆雪人,鼻尖冻得通红,呼出的白气像小火车的烟;大人们则举着相机,追着光影拍摄雪蘑菇、雪挂,冻得手指僵硬,却舍不得放下镜头。
夜晚的雪乡是另一场盛宴。“雪韵大街”上,马爬犁的铃铛声叮当作响,穿着东北大花袄的姑娘小伙扭着秧歌,篝火晚会上,来自天南海北的游客围着火焰唱歌跳舞,雪花落在肩头也不觉得冷。更有勇敢者挑战“泼水成冰”——将滚烫的开水向空中一泼,瞬间凝结成漫天冰雾,在路灯下闪烁如钻石,成为雪乡最具仪式感的冬日记忆。
对于南方人来说,雪乡的一切都充满新奇:坐在热炕头上吃一碗酸菜白肉锅,看窗外雪花纷飞;踩着雪套深一脚浅一脚地走进林海雪原,听脚下的雪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甚至只是在客栈门口,看屋檐的雪一点点融化、滴落,都觉得是难得的浪漫。
冬日温情:藏在寒冷里的暖意
雪乡的动人之处,更在冰雪之外的温情。这里的民居多是“火炕房”,进屋先脱鞋上炕,炕桌摆着冻梨、冻柿子,啃一口冰碴儿直冒,却越嚼越甜。主人家会端上铁锅炖大鹅,柴火灶烧得旺旺的,锅里咕嘟咕嘟冒着泡,香气混着松木的烟火气,把寒冷挡在门外。
当地人的热情像屋里的炉火一样旺。向导会提醒你“把手机揣怀里,不然冻关机”,客栈老板会给你煮姜茶驱寒,连街头卖冰糖葫芦的大爷,都会笑着说“多裹点,别冻着”。他们世世代代与雪为伴,懂得如何在严寒中创造温暖,也把这份温暖分给每一个远道而来的客人。
清晨去羊草山看日出,是雪乡必有的体验。坐在雪地摩托上颠簸着上山,寒风像小刀子刮过脸颊,却在看到第一缕阳光染红雪野时觉得一切值得——云海在脚下翻滚,雪坡被染成金红,远处的树影如剪影,天地辽阔得让人想哭。下山时,向导会带你钻进林间小屋,喝一杯热奶茶,看窗外的雪静静飘落,那一刻,时间仿佛被冻住了,只剩下纯粹的宁静。
雪乡的冬天,是一场关于“极致”的梦——极致的白,极致的冷,却也有极致的暖,极致的热闹。它不像城市里的冬天那样匆忙,而是慢悠悠地铺展着雪的浪漫,酝酿着人的温情。当你带着一身寒气离开,心里却会揣着一团火,那是雪乡的温度,是冬天最动人的馈赠。
如果你还没见过雪乡的冬天,不妨来赴一场约——看雪堆成童话,听风唱着歌谣,在冰天雪地里,遇见最热烈的冬天。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benliu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