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长沙客户端20小时前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邓艳红
7月29日凌晨5时,城市仍在酣睡,天际线浸在墨色寂静中。潇湘北路银星路节点改造项目现场,脚手架区传出钢筋碰撞的叮当声。十几名工人行走在4米多高的钢筋架上,有条不紊地推进搭建工作。42岁的罗祥荣是工人中唯一的女性,她娇小的身躯灵活如燕,在纵横交错的钢筋丛林中穿梭,每一步都稳稳当当。
这位在钢筋架上作业时眼神坚毅的女工,还是4个孩子的母亲。今年年初,丈夫因病离世,生活的重量骤然压在她一人肩上。如今,她成了家里唯一的顶梁柱。
上午9时,工地上的钢筋架已被太阳烤得滚烫。记者来到现场,只见罗祥荣和工友们踩在已搭建好的钢筋架上,如同搭积木般精准搭建。烈日下,汗水从罗祥荣的额角、脖颈淌下,滴在滚烫的钢筋上,瞬间消散。
“我已经工作快4个小时了,天太热,我们凌晨5点就到工地,上午10点收工。”罗祥荣说。来自云南的她,不仅是这片工地上唯一的女性,还是架子工们的领班。
架子工用汗水浇筑公路、高楼,被称作“云端上的杂技演员”,是用血肉之躯对抗钢筋水泥的“城市织梦人”。罗祥荣的工作,就是把一根根钢管搭建成4米多高的脚手架。现场道路上,一排排整齐的钢筋架,正是她和工友们的劳动成果。
顺着梯子爬上4米多高的钢筋架,记者明显感受到脚下热浪翻滚。不一会儿,身上衣服就已湿透。“钢筋很烫吧?一开始我也受不了,习惯就好了。”罗祥荣一边用力固定钢管,一边对记者说。为防止晒伤、被钢筋烫伤,她戴着厚厚的手套,穿长衣长裤,腰间还绑着安全绳。衣服被汗水浸透,对她而言早已是家常便饭。
为避开烈日,罗祥荣和工友的工作时间为凌晨5时到10时、16时30分到20时30分。建设方还为他们准备了凉茶、藿香正气水等防暑物品。“我一天要喝掉4瓶大矿泉水。”罗祥荣指着空矿泉水瓶说。
交谈中记者得知,罗祥荣的4个孩子,最大的17岁,最小的才1岁半。她的丈夫生前也是建筑工人,多年前,为了多赚钱养家,她跟丈夫学脚手架搭建,从最基础的横杆学起。她回忆,第一次爬上3米高的架管,腿抖得像风中芦苇,手心的汗把安全绳浸出深色痕迹。如今,她成了领班,每天在高空架管间游走,安全帽下的脸晒成古铜色,指尖的茧子比扳手还硬。
记者了解到,罗祥荣作业的潇湘北路快速化改造银星路节点改造项目,为旧路改扩建工程,全长1320米。
潇湘北路是望城的一条南北向主干道,是连接望城与长沙中心城区的交通大动脉,其快速化改造工程整体完工后,将直接串联起长沙市政府、滨江、月亮岛、大泽湖等多个城市片区,并与香炉洲大桥、西二环、万家丽高架等一起成为长沙城市快速路网的有机组成部分,进一步加速长沙各大片区的交通联系,形成“半小时交通圈”。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benliu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