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端新闻客户端7小时前
#创作挑战赛九期# #2025新星计划2期# #顶端2025夏日创作季#
深耕心境
《道德经·第十六章》里说:“致虚极,守静篤。”只有心灵虚寂到了极点,才能坚守住生活的清静。致虚守静,实属人生最顶级的心境。真正做到初心不改、生活清静的人,都懂得深耕自己的心境。
做到不强势。《道德经·第八章》里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一个人最好的品性,就像水一样滋养润泽天地万物,而不与之相争。这种不争的心境,源自包容天下的胸怀、舍己为人的境界。德性如水,柔顺不争,看似利人,实则利己。
《道德经·第六十九章》里亦说:“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厉害之人,以守为攻,往往能反客为主;以退为进,往往能获取胜利。竞争中,采取守势,才能以静制动;假装退让,才能诱敌深入。善守善退,既是一种示弱的智慧,更是一种进攻的手段。
做到懂敬畏。《道德经·第五十三章》里说:“行於大道,唯施是畏。”人生路上,要始终心存敬畏,时时提醒自己不要走上邪路。因为一旦误入歧途、走上邪路,往往会越陷越深、难以自拔,最终必定会害人害己、国破家亡。要想一生行得端、走得正,除了心存敬畏,还得做到知止。
诚如《道德经·第三十二章》里所说:“知止可以不殆。”只有适时管住自己、止住自己,才不会遇到危险、引来祸患。确实如此,人非圣贤,谁都会犯错,关键是能够及时知过改过。心存敬畏,知止改过,自然就能安安稳稳、顺顺遂遂。
做到常知足。《道德经·第四十六章》里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人的欲望,犹如沟壑难填,不知足的人,必定会因为贪得无厌而强取豪夺、屡屡犯错。可以说,若是不深耕自己的知足心境,不知足便会成为祸患和犯错最大的根源。
《道德经·第四十六章》里又说:“知足之足,常足矣。”凡事有度,时时管住自己肆意滋长的欲望,知道满足,才能使自己长久地满足。
《道德经·第三十三章》里说得好:“知足者富。”什么是真正的富有?老子认为,知道满足的人,便是真正富有的人。当然,知足,并非不思进取、得过且过,而是珍惜已有、活好当下。
《格言联璧》中讲:“知足常乐。”知足,就不会因求不得而烦恼,所以会常常感到快乐,便能活得开心幸福。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benliu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