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日报客户端6小时前
“如果没有家长的支持、师长的帮助与教诲,社会好心人的助力,也不会有我的今天。”武汉音乐学院准大学生苏树凯对记者说。
盲文纸的触感成为他认知世界的全新起点,二胡琴弦的震动则是他表达内心的独特语言。2004年7月8日出生于新疆乌鲁木齐的苏树凯,自幼因先天性眼底发育不全,视力仅存0.01;5岁回到宁夏固原后,目睹同龄伙伴纷纷入学,他内心对知识的渴望强烈生长。尽管初入普通幼儿园与学前班困难重重——既看不清黑板,也无法执笔写字,他却以惊人的记忆力将《弟子规》和古诗铭刻于心。学前班毕业时,伙伴们纷纷踏上求学路,苏树凯却一度陷入迷茫。2013年,在父亲友人的指引下,他终于在宁夏特殊教育学校找到了知识的入口。
苏树凯在演奏(本人提供)
苏树凯生活照(本人提供)
爱上二胡
在宁夏特殊教育学校,指尖触碰到刻满凸点的第一张盲文纸,成为苏树凯认知世界的全新起点。进入特教学校,苏树凯遇到的第一件学习物品就是一张刻满了盲文点字的盲文纸;他的班主任崔老师是语文老师,崔老师开始教他认盲文,用盲文板笔扎盲文;渐渐地,那些正常视力的人识的字和写的字在苏树凯的指尖下也有了形态,他也慢慢明白,盲人也可以通过双手认知世界、改造世界。
在特教学校学习过程中,苏树凯对音乐有着极大的兴趣。小时候,父母希望他成为一名钢琴演奏家或歌唱家,等到他上三年级时,一场机遇改变了父母的想法,也使他走上了学习音乐的道路。他11岁与二胡结缘,师从特教学校杨婧玉老师。“最初爱上二胡,是因为它的声音近似人声,非常好听,随着学习时间越久,慢慢地从心底里爱上了它,等到初中时便立志考音乐学院,成为一名二胡演奏家。”苏树凯回忆道。杨老师同苏树凯一样也是视障者,杨老师毕业于长春大学特教学院音乐表演(二胡)专业,她毕业后到宁夏特教学校实习,利用下午放学时段或晚自习为苏树凯教授二胡。“老师义务教我,兢兢业业,在琴房里陪我练琴,与我畅谈梦想,老师把我视为可造之才,培养了我学习二胡的根基。”苏树凯感激地说。
幸遇良师
2017年,苏树凯在音乐考级时,结识了银川市实验中学的二胡老师卢海明,卢老师见其有学二胡的天赋,希望他能在这条路上走得更长远,便开始了对其长达八年的义务教育培训,对他的二胡基本功进行全面调整。
学习二胡对视力正常的人已属不易,对看不见的苏树凯更是巨大的挑战。他无法看清老师运弓按弦的手法,只能靠触摸感知动作,再转化为肌肉记忆。从最初的“锯木头”般刺耳之音,再到运弓平稳、音色通透、演奏流畅,他耗费了整整四年光阴,在无数次挫败中用热爱浇灌坚持。勤奋与汗水浇灌出丰硕果实,这背后有苏树凯持之以恒的练习,更有卢老师循循善诱、耐心细致的教导。此后,苏树凯开始活跃于各类艺术舞台,先后斩获第16届百花奖全国艺术特长生大赛宁夏赛区金奖、第10届全国残疾人艺术汇演全国二等奖等多项荣誉。对此,卢海明老师坦言,苏树凯是他“捡来”的学生,两人的相遇纯属缘分使然。苏树凯给他带来了崭新的课题,卢老师第一次接触视障学生,在教苏树凯的过程中,卢老师也不断探索学习,专门摸索出一套针对视障学生的教学方法;2018年夏,卢老师更赠予苏树凯一把价值万余元的二胡,这份厚望与期许沉甸甸地伴随其至今。
努力提升文化课成绩
高考前的三模,苏树凯的文化课总成绩只考到290多分;临近高考仅剩40天,面对复习进度滞后和文化课基础薄弱的双重压力,苏树凯一度失去信心,觉得自己没法踏进本科艺术学府的大门。
英语是苏树凯文化课中最大的短板,此时,一直关注他的固原智能教育创业者王莉霞老师将他引荐至李校英语学习平台;苏树凯试了10天,在这10天内苏树凯将小学和初中的所有单词全部背了下来,又利用10天将高考3500个基础词和600多个超纲单词也相继记了下来;他的英语陪练陈丽君老师,为了教他拒绝了好几个高三找其补课的学生,专心致志为其一人辅导,李校技术团队根据苏树凯的需求,依托强大的技术手段,攻克了一个个难关,将一份份学习资料递交到苏树凯手中,他再把学习资料拿到特教学校转化为盲文,使无形的知识有了可触摸的形态。最终,苏树凯高考英语成绩提高47分,文化课总成绩超出宁夏艺术类(音乐)文史本科线150分,成功叩开武汉音乐学院大门,实现了人生的逆袭。
“这些年的经历,从看不清黑板的学前班,到摸着盲文纸认字的特教学校,再到把二胡拉得有模有样,每一步都像在黑夜里摸路前行,但我特别幸运,遇到了崔老师、杨老师、卢老师、王老师、陈老师,他们就像路灯,一点点照亮我前行的路高考并非终点,而是崭新的起点!”苏树凯说。那把珍贵的二胡,将继续在他指间诉说梦想——当世界无法以视觉馈赠色彩,他选择用音符在无光的疆域里,开辟出最辽阔的舞台。(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 陈勇)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benliu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