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端新闻客户端3小时前
#创作挑战赛九期# #2025新星计划2期# 在小兴安岭北麓的林海深处,黑龙江水静静流淌,岸边的岩石层里藏着地球亿万年的秘密。这里是伊春嘉荫,一片被时光镌刻了恐龙印记的土地。当第一块带锯齿的牙齿化石从河床中被发现时,这座宁静的小城便与白垩纪的巨兽们结下了不解之缘,成为中国最早发现恐龙化石并命名的地方,也成了人们触摸远古生命的秘境。
嘉荫的恐龙故事,写在每一寸土地的肌理里。漫步在黑龙江畔的地质公园,脚下的岩石层像一本摊开的史书,层层叠叠的沉积岩中,或许就藏着恐龙的骨骼印记。1902年,俄国地质学家在这里发现了恐龙化石,后来被命名为“黑龙江满洲龙”,这是中国境内发现的第一种恐龙,也让嘉荫有了“恐龙之乡”的美誉。如今,在嘉荫恐龙国家地质公园的博物馆里,那具长达11.8米的满洲龙骨架化石静静伫立,中空的骨骼、粗壮的四肢、长长的尾巴,仿佛下一秒就会甩动身躯,发出震彻山林的咆哮。
白垩纪的嘉荫,曾是恐龙的乐园。那时的这里并非如今的林海雪原,而是温暖湿润的冲积平原,河流密布、植被繁茂,桫椤等蕨类植物高达数米,为恐龙提供了充足的食物。从化石遗迹来看,这里不仅有满洲龙这样的植食恐龙,还曾生活着凶猛的肉食恐龙,它们在这片土地上捕食、繁衍,用足迹在泥地上写下生命的密码。如今,公园内的“恐龙谷”保留着大量未完全发掘的化石层,裸露的岩石上能清晰看到骨骼的纹路,仿佛能听见远古巨兽走过时大地的震颤。
嘉荫的人们,早已习惯了与“恐龙邻居”相处。当地的孩子从小就知道,家门口的石头里可能藏着恐龙的秘密;老人们会指着黑龙江的河道,讲着祖辈流传的“龙骨”传说。公园里,形态各异的恐龙雕塑散落林间,有的低头啃食树叶,有的昂首望向天空,孩子们围着它们奔跑嬉戏,仿佛穿越回了那个巨兽横行的时代。而地质工作者们仍在不懈探索,每年都有新的化石发现,让嘉荫的恐龙故事不断增添新的篇章。
站在黑龙江边,望着对岸的异国风光,脚下的土地却连接着亿万年的记忆。嘉荫的魅力,不仅在于它是恐龙化石的故乡,更在于它让我们得以窥见地球生命的壮阔与神奇。那些沉睡在岩石中的骨骼,是远古生命留给人类的信笺,诉说着物种的兴衰、环境的变迁,也提醒着我们:在漫长的地球历史中,人类与这些巨兽一样,都是时光长河中的过客,唯有敬畏自然、守护生命,才能让更多故事流传下去。
当夕阳为恐龙博物馆的轮廓镀上金边,那具满洲龙化石在暮色中更显威严。嘉荫的夜,仿佛还回荡着白垩纪的风声,而这片土地,正继续守护着那些关于生命与时光的秘密,等待着更多人来倾听。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benliu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