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端新闻客户端3小时前
今年这个夏天无论在哪里都听不到蝉的叫声,很安静。
蝉俗称知了、爬叉、马知了,有的地方也叫它知了猴,书面语当中叫做金蝉,刚刚从土壤中孵化出来的知了猴含有较高的蛋白质,因此,蝉成了人们喜欢吃的美食。
知了从地下钻出来一般是夏天的黄昏,孩子们就会拿着一个小铲子到处瞅,看到大树底下有一个小口,用手一抠,有大拇指那么粗,里面一定是知了要出来了。人们也会到树上摸,没有手电筒的年代,人们就是凭借眼力和手的触摸捉知了的。即便有的家庭里有手电筒,也是干电池电灯,大人可舍不得花钱买两节或者三节干电池用来摸知了。所以那时候大部分的知了都能够逃脱被捉了吃的命运,成功爬到树上,然后蜕变成蝉,在树上尽情地叫。
我们小时候,知了特别多。那时候没有空调,在农村也就没有睡午觉的习惯。午饭后,人们就在村口的树林里玩,有打牌的,有搁方的,有下象棋的,还有闲聊的。知了在树上拼命地叫,人们在树下,说话都得提高声音,不然就听不清楚。
抬头看看树上,能看到知了在树枝上依次排开,一棵大树上能有几十个。
看到这么多知了,孩子们可是闲不住,会想很多办法捕知了。有的用马尾套的,那可要冒着被马踢的危险。从马的尾巴上薅下一根马尾,一端固定在一个长竿上,另一端做成一个套,然后举起长竿,让马尾套慢慢靠近知了的头部。这个活儿需要有耐性,而且手还不能抖。急了不行,一急或者手一抖动弄出一点动静,知了就飞了。等知了前面的两条腿抓住马尾之后,慢慢一拉,就把知了束住了,它即便挣扎着飞也挣脱不了。
还有一种捕捉知了的方法是用浆糊粘。方法是弄一小把小麦放在嘴里嚼,等嚼出面筋之后,这种面筋就有了粘性。把嚼好的固定在长竿的顶端,慢慢靠近知了的翅膀,也可以把知了粘着。当然,成功率不是很高。
没有月亮的晚上,人们捕捉树上的知了会采取另一种办法,就是用麦秸烧。抱一堆麦秸放在趴满知了的树底下,然后点燃麦秸,等火起来之后,就使劲晃树,知了就从树上掉了下来。
后来,人们有了能够充电的电灯,每天晚上,不光是孩子,很多大人也参与摸知了的行列,能够不被捕捉的知了越来越少,因为有人开玩笑地说摸知了的人比知了还多。这一点可以从不停晃动的电灯光得到印证。有些人知道哪里有大片树林,知了多,又特别能跑路,一个晚上能够摸到好几百个。
有些人想吃又没有时间去摸,或者不愿意跑腿,就花钱买别人摸的知了。这样知了就具有了商品价值。一开始两毛钱一个,三毛钱一个,慢慢变成五毛钱一个,八毛钱一个,再后来就变成了一块钱一个。
如果一个晚上能够摸几百个,就能卖几百块钱,比打工来钱都快。所以有不少人就买来特别亮的电灯,每天晚上能够摸到十一二点钟,自然是收获满满。
逐渐地一些餐馆里也开始把油炸金蝉作为一道菜上桌,一盘金蝉要几十块呢。
到如今,一些有商业头脑的人看到了知了的潜在价值,就开始在自己家的果园里养知了。知了的种子自然来自于树上。知了的卵是产在细嫩的树枝上的,以柳树、杨树为主。它们先用身体上的一个类似于针的东西在细嫩的树枝上斜刺出许多小孔,然后把卵产在里面。被刺的树枝很快就开始变黄,然后干枯。
那些养蝉的人就把这些变黄了的树枝剪下来,放到自家的果园里,等蝉卵从树枝里孵化出来,然后沉入到地下,靠吸树根的汁液慢慢长大。
按照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昆虫记》里说的,知了的卵从进入地下到长成成虫来到地面,大约需要四年的时间。也就是说,知了的幼虫需要在地下度过慢慢的四年的黑暗生活,才能来到人间。而它在人间的时光只有短短的一个月。用四年的黑暗生活换来一个月的美好时光。所以它出来之后,那些雄知了才从早到晚尽情地歌唱。如果晚上月光很好,知了也会不停地歌唱,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就有这样的句子:“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里也有:“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水里的蛙声和树上的蝉声。”朱自清先生说的“这时候”也是在晚上。
可是,由于人们的贪婪,很多知了刚刚从地下钻出来,就被人们捉走了, 然后被做成美食端上了餐桌。现在是大部分的知了卵被收走了,自然界里的知了已经不多了,所以我们听不到知了的鸣叫。即便有几只侥幸逃脱人们的黑手,也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噤若寒蝉,不敢轻易鸣叫。而在街头路边,你能够看到卖知了的人面前摆放着一盆一盆的,你要是想吃,掏钱买就行了,至少一块钱一个,有的可能价格更高。看到网上也有卖的,是用矿泉水瓶子装的,数量多少不一。
这个夏天因为听不到蝉鸣,自然界突然安静了。如果我们的生活里没有了蝉鸣,那以后老师在给孩子们讲袁枚的《所见》里“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王籍的《入若耶溪》里“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或者骆宾王的《在狱咏蝉》里“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这样的句子时,如果孩子们问老师蝉长啥样,老师是不是要费不少口舌才能给孩子们解释清楚?
写到这,我突然想起著名作家刘震云说的一段话:“如果拜佛有用,你连庙门都挤不进去;如果种地能挣大钱,农民将无地可种;如果献血有利健康,排一辈子队你也别想献血;如果人生如意,那么一出生时我们也不会哭。”
套用一下就是:“如果蝉能够赚钱,你到野外将无蝉可捉。”自然界没有了野生的蝉,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
今年这个夏天,因为没有了蝉鸣,世界突然安静了。
作者简介:李祎峰,山东省东明县第一中学语文教师,喜欢读书和旅游,用文字记录生活,留下人生历程中的美好瞬间。
投稿信箱:qndb6688@163.com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benliu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