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端新闻客户端2小时前
“孩子的学习,不用刻意提前学,遵循成长规律,到了相应阶段自然就会了。” 某知名教育专家在一档电视节目里,一脸笃定地对着镜头说道。这话一出,像是给众多在 “鸡娃” 路上焦虑狂奔的家长打了一剂 “镇定剂”,不少人纷纷点头,决定听从专家建议,给孩子 “松绑”,让童年回归轻松快乐。可谁能想到,几个月后的新学期,那些信了专家话的家长们,肠子都悔青了,自家娃更是在学习的重压下,眼泪汪汪,直呼 “跟不上”。
小悠妈妈就是其中一位。小悠今年升初一,暑假时,看着周围不少孩子忙着报各种预科班,提前学习初中课程,小悠妈妈本也心动,可一想到专家说 “不用提前学”,再加上心疼孩子假期没了玩耍时间,便放弃了给小悠报班的念头。想着初中知识不难,到时候跟着学校进度走就行。可开学才一个月,小悠就被现实 “打脸”。数学第一章有理数的运算,课堂上老师讲得飞快,很多同学因为提前学过,轻松跟上节奏,积极回答问题,小悠却听得一头雾水。晚上写作业,别人半小时搞定的作业,小悠要磨蹭两三个小时,难题像一座座大山,压得她喘不过气来,急得直掉眼泪。“妈妈,我感觉自己像个笨蛋,别人都会,我却怎么都学不会。” 小悠哭着向妈妈求助,小悠妈妈看着孩子无助的模样,又气又急,“当初真不该听那个专家的,现在孩子学习跟不上,自信心都快没了。”
其实,像小悠这样的情况并非个例。在家长交流群里,最近也被 “提前学” 的讨论刷了屏。一位家长吐槽:“我家孩子上三年级,以前觉得专家说得对,不用提前学,结果这学期班上好多同学都在假期提前学了英语单词和课文,课堂上老师提问,会的同学抢着回答,我家孩子啥都不会,只能干瞪眼,整个人都变得自卑内向了,回家就哭着说不想上学了。” 还有家长无奈地说:“专家站着说话不腰疼,现在学校教学进度那么快,不提前学,孩子根本跟不上,每天作业写到半夜,成绩还上不去,愁死人了。”
教育专家主张 “不用提前学”,并非毫无依据。从理论上来说,孩子的成长有其自身规律,过度超前学习可能导致孩子对学习产生厌倦情绪,还可能影响孩子其他方面能力的发展,比如自主探索、社交等。而且,在一个班级里,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接受能力本就参差不齐,教育的理想状态是因材施教,让每个孩子在自己的节奏里成长。但现实情况是,如今的教育竞争环境日益激烈,“剧场效应” 在教育领域体现得淋漓尽致。当一部分孩子提前学,为了不落后,其他孩子也不得不跟着提前学,整个教育生态逐渐陷入一种 “提前学” 的内卷漩涡。
在一些重点学校,老师默认大部分学生都有提前学习的基础,课堂教学节奏明显加快,讲解知识点时也不会像过去那样细致入微。以某初中名校为例,初一的数学课程,按照正常教学大纲,一学期需要完成两本教材的教学任务,但实际上,老师往往会在半个学期内就把教材内容快速讲完,剩下的时间用来刷题、拓展拔高,为各种竞赛和考试做准备。在这样的节奏下,那些没有提前学的孩子,就像刚起跑就被落下一大截,想要追赶上队伍,谈何容易。
对于家长而言,面对孩子因没有提前学而产生的学习困境,不能一味地指责专家,也不能完全归咎于教育环境。当务之急,是要帮助孩子尽快调整状态,找到适合的学习方法,逐步跟上学习进度。首先,家长要安抚好孩子的情绪,告诉孩子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一次跟不上不代表永远不行,鼓励孩子树立信心。其次,可以利用课余时间,为孩子制定一个合理的学习计划,帮助孩子查缺补漏。比如,针对小悠数学有理数运算的薄弱环节,小悠妈妈可以陪着小悠一起复习课本知识点,通过做一些基础练习题,帮助小悠巩固运算方法,等小悠掌握得差不多了,再逐步提升难度。同时,也可以借助一些线上学习资源,如教学视频、在线辅导课程等,让孩子多听几遍知识点讲解,加深理解。
从长远来看,教育部门和学校也应该有所作为。教育部门需要进一步规范教育教学秩序,避免学校之间盲目追求教学进度,杜绝超前超纲教学。学校在制定教学计划时,要充分考虑到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适当放缓教学节奏,给那些没有提前学的孩子多一些适应的时间。此外,学校还可以开展分层教学、个别辅导等活动,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让每个孩子都能在学校教育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获得成长与进步。
教育从来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专家的观点有其合理性,家长的焦虑也可以理解,而孩子的学习成长更是牵动着无数家庭的心。在这场关于 “提前学” 的争论中,没有绝对的对错,重要的是,我们要从孩子的实际出发,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找到最适合孩子的教育方式,让孩子在学习的道路上,既能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又能稳步前行,绽放属于自己的光彩。#创作挑战赛九期#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benliu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