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客户端2小时前
《鸿雪因缘图记》是清代麟庆用图画的形式记述身世和经历的作品,分为三集,每集二卷,共图240幅,记240篇。“鸿雪”出于苏东坡诗: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麟庆把自己的经历,请画家绘出,自作文字记述,好似飞鸿踏在雪地上,留下一些痕迹。因缘就是机缘,麟庆各处作官,有机会接触朝野,涉及山川、古迹、风土、民俗、河防、水利、盐务等等,所以书中有很多山水名胜的游记,反映了道光年间广阔的社会风貌。此书有图,又有记,故名《鸿雪因缘图记》。
麟庆字见亭,满族人。生于乾隆五十六年(1791),卒于道光二十六年(1846),是金代皇室完颜氏的后裔。他的七世祖达齐哈又以军功“从龙人关”,所以被称为“金源世胄,铁券家声”。麟庆以嘉庆十四年中进士,授内阁中书,升兵部主事。后历任徽州知府、颖州知府、河南按察使、贵州布政使、湖北巡抚、总督江南河道兼兵部侍郎、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兼两江总督管两淮盐政等。麟庆自科举入仕途,一帆风顺。
麟庆在《鸿雪因缘图记》中用力抒写的是北京。这是因为他家老宅在鼓楼东,祖坟在安定门外,童年、青年和晚年都在京都度过。道光二十二年黄河在桃北崔镇泛滥决口,麟庆未能先事预防,革职后即住在北京,其间除二十三年在黄河工地上效力并充库伦办事大臣外,都在京养病游览。所以第三集自《金鳌归里》后,大多是有关北京的记述。这些图画先后有:金鳌归里、半亩营园、赐莹来象、仙桥敷土(麟庆的曾祖考、曾祖妣,先考、先妣先茔在此)、架松卜吉、戒台玩松、猗轩流觞、灵光指径、秘魔三宿、香界重游、五塔观乐、净业寿荷、董墓尝桃、宝藏攀桂、卧佛遇雨、碧云抚狮、大觉卧游、龙潭感圣、玉泉试茗、天坛采药、夕照飞铙、居庸挹翠、丰台赋芍、房山拜陵等。
他写西山宝藏寺的桂花、房山金代的陵寝、南城夕照寺的飞铙、碧云寺的石狮,都写得很有韵味,保留了不易得的珍贵史料。《夕照飞铙》图中有僧人表演飞铙的生动画面,记述中说:“有僧杲堂善飞铙,著名于时”并说:“是日,在山门演飞铙经,妙音法曲,恍若步虚。执事僧均披织龙袈裟,持铙者飞舞盘旋,能传师教……”夕照飞铙还记述了南金台、法藏寺塔、万柳堂等名胜古迹,图中就有法藏寺塔和万柳堂。
他写圆明园南宫门外前湖中间夹了辇道,左右如两扇,俗称“扇子湖”。这个湖是乾隆二十八年浚治而成。还写了什刹海的烟波景色,写什刹海古寺房舍三十多间,相比如号舍,佛殿亦分为一舍,引用(清)法式善的诗:“梵宇俨号舍,而名什刹海。”图中绘出庙宇房舍鳞比的状况。书中又写积水潭夏日盛开荷花,北岸有净业寺。南岸土阜隆然,有华陀庙建其上,俗称高庙,面临曲巷,背枕全湖。寺僧在庙后营广榭,缭以短垣,洞启北窗,城楼山寺,俨然图画。这些描述使我们增加了对道光年间积水潭风景的了解。
麟庆还用细致的文笔来描述自己的住宅——半亩园。图画名《半亩营园》。其地本是清初贾汉复的园子,园艺家李笠翁作贾的幕僚时,帮助叠石成山,引水作沼。麟庆购得此园,倩工修复,绘图荡样,皆亲自设计。除正房轩堂斋阁外,还有琅缳妙境,玲珑池馆、潇湘小影、云容石态、庵秀山房等建筑。我们从图上可以看到,这是一处建造得很幽雅的有多处四合院,外带庭园的宅子。其中的拜石轩除了原有的叠石外,还罗列了麟庆从四方收集的各种名贵奇石,轩中又陈设石屏、石刻、石牌,壁悬石笛、石箫,这个石室的摆设是富有艺术意境的。
《鸿雪因缘图记》的文字,清新可喜、流畅简练、美妙自然。如由河南、湘西入贵州,一路奇山异水,写得很有风趣。写洪泽归帆:“雨则时洒时止,云则载阴载阳”。
《鸿雪因缘图记》的图画由江春泉,陈朗斋、江惕斋所绘。江春泉从道光七年作麟庆的幕僚,就为他作画,第一集是他的作品。第二、三集为陈朗斋、汪惕斋所绘。
《鸿雪因缘图记》有道光二十九年扬州刻本和光绪十年上海点石斋石印本。原画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北京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鸿雪因缘图记》据道光二十九年刻本影印。
1984年北京古籍版《鸿雪因缘图记》平装本,装帧设计非常雅致。墨蓝的封面印上银白色线条的三幅图画。这三幅图画分别是从《鸿雪因缘图记》书中摘取的《西湖问水》《铁塔眺远》《金鳌归里》。西湖是杭州的西湖。铁塔是河南甘露寺的铁色琉璃塔。金鳌即北京的金鳌玉蝀桥(即今北京北海大桥)。封面的左侧是仿古籍书签式设计。书签里面题写书名。这样的封面设计古香古色,令人赞叹不已。
作者系北京工业志鉴专家
原北京工业志编审
北京收藏家协会会员
2025年8月4日重录于陋室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benliunews@163.com